期刊文献+

精神符号学导论 被引量:1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目前学术界的符号学研究,实际上包含了各种不同内容和类型的研究。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对具体符号现象和符号内容解读的符号论研究,以及探讨符号逻辑及其一般规律的符号学研究。本文从符号学的内在规定性及当代精神危机的现实考虑,独标精神符号学研究。本文描述了精神符号学的内涵与特征,归纳了精神符号学的三大研究领域和精神符号学未来发展的三大路径。
作者 李思屈
出处 《中外文化与文论》 CSSCI 2015年第3期9-19,共11页 Cultural Studies and Literary Theor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二级参考文献23

  • 1何辉.“镜像”与现实——广告与中国社会消费文化的变迁以及有关现象与问题[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1,26(3):108-113. 被引量:15
  • 2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五卷[M].白春仁,顾亚铃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161,168,169,169,228,142,162-163,161,161,162,226,175,322. 被引量:17
  • 3钱锺书.《管锥编》,《周易正义》一二,三联书店2007年版,卷一,第55页. 被引量:3
  • 4David Lightfoot, How to Set Parameters: Arguments from Language Chang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91, p.186. 被引量:1
  • 5Edwin L, Battistella, The Logic of Markedness, New York: Oxford Univ Press, 1996, p.34. 被引量:1
  • 6Martin Haspelmath, "Against markedness', Journal of Lin- guistics, 2006, 42,1: pp.25-70. 被引量:1
  • 7Nils Erik Enkvist et al, Linguistics and Style, The Hague: Mouton, 1973, p.15. 被引量:1
  • 8李思屈.《传播正义论 基于普适正义的传播学理论建构》[J].中国传媒报告,2010,. 被引量:2
  • 9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1.. 被引量:87
  • 10艾伦·杜宁.多少算够[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被引量:13

同被引文献80

引证文献14

二级引证文献7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