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清初理学思潮与《歧路灯》研究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明代崇尚空谈的学术氛围,到了清初则提倡理学精神,注重道德修养与道德实践并重。在这样的学风背景下,《歧路灯》迎合此氛围应运而生。另一方面,《歧路灯》是继《金瓶梅》之后世情小说的又一力作,作者李绿园在批判《金瓶梅》有违道德底线的同时,还继承和借鉴了《金瓶梅》的创作手法。笔者试图以一分为二的眼光看待清初理学思潮下的世情小说及其发展状况。
作者
李碧
机构地区
黑龙江大学
出处
《作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6X期175-176,共2页
Writer Magazine
关键词
清初
理学
《歧路灯》
《金瓶梅》
分类号
I207.41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刘铭.
儒家“心性”说对《歧路灯》写人艺术的影响[J]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6(3):28-30.
被引量:1
2
刘铭.
《歧路灯》的故事渊源考[J]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5(4):89-91.
被引量:3
3
张少康著..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下 第2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464.
4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2004.
5
杜贵晨..传统文化与古典小说[M],2001.
共引文献
2
1
刘洪强.
《歧路灯》蓝本问题考辩——兼论《型世言》与《歧路灯》之关系[J]
.天中学刊,2010,25(3):82-84.
被引量:1
2
周钧韬.
《金瓶梅》与《歧路灯》比较研究之我见[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4):111-115.
被引量:1
1
李昌铉.
《歧路灯》研究八十年[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6(5):12-15.
被引量:5
2
李剑波.
姚鼐诗歌的理学精神与古文旨趣[J]
.甘肃社会科学,2012(6):123-127.
被引量:1
3
杨海中.
《歧路灯》研究九十年[J]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1,13(2):90-94.
被引量:1
4
裴世俊.
钱谦益和经学[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3(1):53-58.
被引量:3
5
刘培.
南宋中期的理学思潮与辞赋创作[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3):10-19.
被引量:3
6
陈桂声.
关于《歧路灯》研究的几点思考[J]
.明清小说研究,2005(1):219-226.
被引量:6
7
巩本栋.
作诗犹爱邵尧夫——论辛弃疾的诗歌创作[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99,36(1):98-106.
被引量:5
8
郭中华.
《碧鸡漫志》词学批评的理学痕迹[J]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3(5):137-139.
被引量:1
9
许总.
论宋诗兴盛与理学文化思潮[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8(2):87-92.
被引量:2
10
王婷.
谈杨万里对诗学理论的贡献[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3):86-87.
作家
2013年 第06X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