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现代汉语动词的形态及其特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现代汉语研究中,将汉语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这样的类型。而我国古代,汉语语只为实词和虚词,其作用是为格律诗的对仗而用。现代汉语在实词和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划分,其主要根据是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以及词语的组合功能。现代汉语中的动词,主要是用来表示动作的词语,在句中充当谓语为主。现代汉语中的动词属于实词一类。按照词语的合成可以分为单音动词、双声动词、音叠动词等多种,它们在句式中的作用相同,但在一些特殊形态中又有不同。
作者
王晓岚
机构地区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X期91-92,共2页
关键词
现代汉语
动词
双声
重叠词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8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胡孝斌.
动词重叠AABB式的语法化[J]
.汉语学习,2006(4):18-25.
被引量:19
2
吴怀成..现代汉语动词指称化的层级分布及其类型学思考[D].上海师范大学,2012:
3
华玉明.
现代汉语动词的形态及其特点[J]
.语文研究,2014(3):47-52.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28
1
李晋霞.
动词AABB重叠式探讨[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6(3):85-88.
被引量:14
2
柴世森.
试论汉语双音动词AABB重叠形式[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5(1):115-123.
被引量:17
3
陈光.
现代汉语双音动词和形容词的特别重叠式──兼论基本重叠式的类化作用与功能渗透[J]
.汉语学习,1997(3):54-58.
被引量:16
4
瞿霭堂.
论汉藏语言的形态[J]
.民族语文,1988(4):1-14.
被引量:20
5
王建军.
与动词重叠式AABB相关的两个问题[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29(1):103-110.
被引量:8
6
郭志良.
有关“AABB”重叠式的几个问题[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87(2):60-70.
被引量:16
7
孙宏开.
论藏缅语的语法形式[J]
.民族语文,1996(2):1-10.
被引量:18
8
卢英顺.
汉语中的动词和形容词宜合为一类[J]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2):52-57.
被引量:8
9
于江.
动词重叠研究概述[J]
.汉语学习,2001(1):35-39.
被引量:32
10
陈立民.
论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J]
.中国语文,2005(2):110-122.
被引量:67
共引文献
22
1
张汶静.
摹状词语否定的主观性限制条件探索[J]
.对外汉语研究,2018,0(2):81-97.
2
夏群,刘文.
AABB式动词重叠“功能游移”与语法意义探略[J]
.语言与翻译,2007(3):17-20.
被引量:4
3
贺卫国.
“AABB着”格式探微[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30(6):122-126.
4
谢元春.
冷水江方言中的“V山V里”:语法还是修辞?[J]
.修辞学习,2009(2):11-17.
被引量:7
5
高天.
现代汉语“X_1X_2+的”格式考察[J]
.铜陵学院学报,2009,8(2):90-93.
6
刘晓燕.
流行歌词中动词重叠现象探析——以林夕所填歌词为例[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1(3):82-83.
被引量:1
7
蒋协众.
21世纪重叠问题研究综述[J]
.汉语学习,2013(6):89-96.
被引量:8
8
李敬国,马婷婷.
榆中方言V+卡[k^hA]与普通话动词重叠式对比分析[J]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25(1):59-60.
9
张宏武.
汉语动词重叠式的语用缓和功能[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7,36(1):97-102.
10
刘东怿.
“奇奇怪怪”的多角度分析[J]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17,35(1):11-18.
1
郑晓春.
探析汉语结构的特殊形态[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10):295-296.
2
潘雪柯.
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J]
.青年文学家,2012,0(3X):164-164.
被引量:2
3
岳志华,霍俊明.
自译:一种特殊形态的翻译——泰戈尔诗歌自译辨析[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8,22(2):53-56.
被引量:4
4
林可.
论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性质[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8(4):82-88.
被引量:2
5
张博.
古汉语“分承”的特殊形态[J]
.当代修辞学,1997(3):30-32.
被引量:3
6
孙焕英.
侃大山、侃大讪与砍大山[J]
.汉字文化,1997(4):61-61.
被引量:1
7
王凯.
以“借用”为名的贿赂犯罪特殊形态之探讨[J]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9(3):89-92.
8
祝兆炬.
为有源头活水来——写作实践片论[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6(6):64-67.
被引量:1
9
秦坚.
商代简牍文字刍议[J]
.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15(2):40-43.
10
李蓉.
茅蓬考释[J]
.佛学研究,2004(1):285-292.
语文建设
2016年 第3X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