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汉语事态助词“去”的形成过程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事态助词"去"表示情状的完成或实现,它来源于趋向动词"去",大致经历了两条语法化路径:一是由目的格式"V(+NP)+去"中的目的动词"去"语法化而来,一是由"V+去"中的动相补语"去"转化而来。
作者
梁银峰
机构地区
复旦大学中文系
出处
《语言研究集刊》
2007年第1期259-267,328,共10页
Bulletin of Linguistic Studies
基金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汉语趋向动词的语法化”经费资助,课题批准号:2005BYY001
关键词
事态助词
去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6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336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3
1
梁银峰.
汉语事态助词“来”的产生时代及其来源[J]
.中国语文,2004(4):333-342.
被引量:54
2
梁银峰.
时间方位词“来”对事态助词“来”形成的影响及相关问题[J]
.语言研究,2004,24(2):54-59.
被引量:19
3
沈家煊.
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33(4):268-275.
被引量:2282
二级参考文献
56
1
沈家煊.
实词虚化的机制──《演化而来的语法》评介[J]
.当代语言学,1998(3):41-46.
被引量:496
2
林立芳.
梅县方言的“来”[J]
.语文研究,1997(2):44-48.
被引量:34
3
沈家煊.
词义与认知——《从词源学到语用学》评介[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29(3):77-79.
被引量:42
4
沈家煊.
R.W.Langacker的“认知语法”[J]
.当代语言学,1994(1):12-20.
被引量:175
5
Li, Charles N. & Sandra A. Thompson. 1973 Historical change of word order: a case study of Chinese and its implications. Historical Linguistics, Volume Ⅰ , ed. By John. M. Anderson and Charles Jones.
被引量:1
6
项梦冰.连城客家话完成貌句式的历史层次[A]..语言学论丛26[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被引量:1
7
孙锡信.近代汉语语气词[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
被引量:54
8
吉岡義豐.论归去来兮辞[J].京都大学中国文学报,1957,(6).
被引量:1
9
逯钦立.陶渊明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
被引量:6
10
信应举.古汉语词语札记[J].中国语文,1980,(4).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2336
1
王炳.
第一人称代词换用的主观性[J]
.郑州师范教育,2024,13(1):70-74.
2
林忠,秦豆.
当代儿童小说中人称代词的交互主观性——以《漂亮老师和坏小子》为例[J]
.语言历史论丛,2021(1):108-126.
3
武钦青,刘德贝.
“大不了”的容让义与反预期——兼论与“充其量”的区别[J]
.语言与翻译,2021(2):28-32.
被引量:2
4
王林哲.
“这/那家伙”的词汇化及话语标记功能[J]
.东方语言学,2021(1):87-102.
5
梁凱.
否定构式“X什么Y”的功能表达及其特点[J]
.语文学刊,2021(1):43-46.
6
杨坤,吴灵蕊.
主观肯定构式“还不是”的构式化分析[J]
.语言学研究,2023(1):71-84.
7
牛儒雅.
认知语法视阈下的人称代词指称义研究——以“新型冠状病毒”相关事件为例[J]
.语言学研究,2022(2):85-95.
8
刘雨晨.
论心理空间体与祈使句标记——以达拉特旗晋语“来”字祈使句为例[J]
.语言学研究,2021(1):80-94.
9
梁永红.
汉语“简直了”的话语标记功能及其形成[J]
.语言学研究,2020(2):100-110.
被引量:2
10
蒋绍愚.
从八部书看中古汉语语法[J]
.历史语言学研究,2023(1):1-20.
同被引文献
20
1
辛承姬.
连动结构中的“来”[J]
.语言研究,1998,18(2):53-58.
被引量:24
2
吴继光.
工具成分和主谓谓语句[J]
.汉语学习,1996(3):20-23.
被引量:7
3
陈昌来.
动后趋向动词性质研究述评[J]
.汉语学习,1994(2):41-43.
被引量:17
4
陆俭明.
关于“去+vp”和“vp+去”句式[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85(4):18-33.
被引量:48
5
玉柱.
“V得来”“V不来”[J]
.汉语学习,1985(6):14-14.
被引量:5
6
陈前瑞.
“来着”的发展与主观化[J]
.中国语文,2005(4):308-319.
被引量:35
7
方梅.
认证义谓宾动词的虚化——从谓宾动词到语用标记[J]
.中国语文,2005(6):495-507.
被引量:133
8
张秀松.
情态标记词“看”的语法化[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3):76-78.
被引量:8
9
张谊生.
“看起来”与“看上去”——兼论动趋式短语词汇化的机制与动因[J]
.世界汉语教学,2006,20(3):5-16.
被引量:44
10
姚占龙.
“说、想、看”的主观化及其诱因[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5):47-53.
被引量:61
引证文献
2
1
邱淼玲,刘培玉.
“去”的语义虚化[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34(7):33-37.
被引量:1
2
周文芳,邓佩颖.
从虚拟位移构式看现代汉语插入语——以“看得出来”为例[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5(4):56-6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孔依丹.
“走+A”构式的状态变化分析[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41(3):48-53.
1
张春秀.
关于近代汉语中事态助词“去”的几个问题[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6,27(6):87-89.
2
李文渊.
事态助助词”去”的相关问题[J]
.群文天地(下半月),2010(7):155-156.
3
李小军.
助词“了”语法化过程中的音义互动关系[J]
.语言研究集刊,2014(2):191-209.
被引量:1
4
刘继虎.
《金瓶梅词话》中的表事态和语气的助词“来”[J]
.语文建设,2012,0(04X):43-44.
5
林立芳.
梅县方言的“来”[J]
.语文研究,1997(2):44-48.
被引量:34
6
梁银峰.
“V+了+O”格式来源的再探讨——兼论事态助词“了”的来源[J]
.语言研究集刊,2006(1):215-237.
被引量:6
7
王嫣然.
现代汉语中“在”的语法化路径探析[J]
.青年文学家,2012,0(17):170-170.
8
王梦诗.
浅析疑问代词“怎么”“怎么样"的异同之处[J]
.中国文房四宝,2013(7):63-63.
9
沈开木.
“了_2”的探索[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87(2):4-19.
被引量:13
10
刘文正.
去事件化:行为动词的演变[J]
.语文研究,2009(2):34-40.
被引量:2
语言研究集刊
200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