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学校教育中的“伪善”现象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伪善即明知善恶却仍然行恶,甚至还以善来伪装,这是道德的做秀,是一种特殊的"恶"。作为青少年重要生活场域和重要德育场所的学校,其中存在的伪善,主要有强词夺理型、言行不一型、执迷不悟型。作为学校的管理者与教师应主动构建民主、公正的学校生活,远离伪善。
作者 吴珍婷
机构地区 杭州师范大学
出处 《中小学德育》 2019年第3期33-35,共3页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8

  • 1刘超良.德育:寻求学校制度的德性变革[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5(3):23-26. 被引量:5
  • 2[德]舍勒.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与质料的价值伦理学[M].倪梁康译,北京:三联书店,2004. 被引量:6
  • 3[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 被引量:17
  • 4[美]Batson C D.kobrynowicz D,Dinnerstein J l,Kampf H C.Wilson A D.In A Very Different Voice:Unmasking Moral Hypocrisy[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7,72(6). 被引量:1
  • 5[美]Bandura A,Barbaranelli C,Caprara G V.Pastorelli C.Mechanism of Moral disengagement in the Exercise of Moral Agency[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6,71(2). 被引量:1
  • 6[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M].王诚,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被引量:6
  • 7[法]拉罗什福科.道德箴言录[M],何怀宏,译.北京:西苑出版社,2004. 被引量:1
  • 8[德]康德 李秋零.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被引量:16

共引文献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