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数字地球”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被引量:6
Grasp Digital Earth Strategy and Build an Overall Well-to-do Society
出处
《地球信息科学》
CSCD
2003年第4期1-9,共9页
Geo-information Science
参考文献5
-
1承继成等编著..数字地球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253.
-
2宁津生等著..数字地球与测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广州,2001:202.
-
3赖明..数字城市导论[M],2001.
-
4陈述彭 郭华东.遥感应用与数字地球[A]..中国科学进展[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第266~283页. 被引量:1
-
5马斯文.数字地球--地球系统数字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66
-
1毋兆鹏,金海龙.新疆“数字绿洲”技术框架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21(6):48-52. 被引量:2
-
2蔡运龙.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寻求新的综合途径[J].地理研究,2001,20(6):645-652. 被引量:408
-
3陈宜瑜,吕宪国.湿地功能与湿地科学的研究方向[J].湿地科学,2003,1(1):7-11. 被引量:238
-
4王世岩.三江平原退化湿地土壤物理特征变化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04,18(3):167-170. 被引量:31
-
5姜亚莉,张延辉.GIS空间分析的应用领域[J].四川测绘,2004,27(3):99-102. 被引量:20
-
6郭华东.数字地球建设中的科学数据与国际合作[J].科学中国人,2004(9):16-17. 被引量:1
-
7李福堂,凌峰,张秋文.空间数据挖掘及其在3S集成系统的应用研究[J].微机发展,2005,15(2):115-118. 被引量:2
-
8刘纪远,庄大方,张增祥,高志强,邓祥征.中国土地利用时空数据平台建设及其支持下的相关研究[J].地球信息科学,2002,4(3):3-7. 被引量:55
-
9陈述彭.资源环境领域的信息化与本土化[J].地球信息科学,2001,3(2):38-40. 被引量:2
-
10陈述彭,何建邦,励惠国.地球信息机理研究──跨学科研究的优先领域[J].科技导报,1994,12(12):14-16. 被引量:8
引证文献6
-
1毋兆鹏,金海龙.新疆“数字绿洲”技术框架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21(6):48-52. 被引量:2
-
2王世岩,彭文启,毛战坡,杜霞.数字湿地及其实现的关键技术框架探讨[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05,3(2):155-159. 被引量:2
-
3沈荣骏.数字地球,在应用中求发展[J].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09,20(1):1-6. 被引量:5
-
4邓祥征,邵全琴,李国胜,樊江文.中国LUCC信息学方法体系的结构与应用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2009,11(4):406-412. 被引量:4
-
5乔志和,赵树魁,袁秀峰.大庆市数字湿地建设的关键技术概述[J].湿地科学,2010,8(4):401-404.
-
6吴勰,王振兴,周航宇.鄱阳湖湿地生态演变驱动力及数字湿地调控体系[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4(12):5173-5179.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16
-
1李峥.湿地资源地理信息系统关键技术研究[J].林业勘察设计,2006,26(1):95-97. 被引量:1
-
2韩清.对构建干旱区绿洲信息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的思考[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7(2):12-16.
-
3乔志和,赵树魁,袁秀峰.大庆市数字湿地建设的关键技术概述[J].湿地科学,2010,8(4):401-404.
-
4王成,戴树岭.实时仿真中的逼真虚拟地球实现[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1,37(8):1034-1038. 被引量:1
-
5王海英,刘剑.基于NewMap GIS的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浅谈[J].国土资源信息化,2011(3):12-15. 被引量:4
-
6郭建兴,王晓青,窦爱霞,袁小祥,张伟.基于OpenGIS和数字地球平台的地震应急遥感震害信息发布系统研究[J].地震,2013,33(2):123-131. 被引量:6
-
7吴勰,王振兴,周航宇.鄱阳湖湿地生态演变驱动力及数字湿地调控体系[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4(12):5173-5179. 被引量:3
-
8张永民,王睿博.2005—2010年河南省土地利用结构的数量变化及空间差异[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4(1):1-5. 被引量:2
-
9喻锋,张丽君,李晓波,符蓉.国土空间开发及格局优化研究:现状述评、战略方向、技术路径与总体框架[J].国土资源情报,2014(8):41-46. 被引量:9
-
10何慧娟,史学丽.1990-2010年中国土地覆盖时空变化特征[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5,17(11):1323-1332. 被引量:5
-
1邓尚民,袁玉珍.数字地球与Internet[J].图书情报论坛,2000(4):17-18. 被引量:1
-
2李满春,李响,陈刚,李延满,高丽.关于“数字地球”[J].江苏测绘,1999,22(2):5-8.
-
3中国科学院第12次、中国工程院第7次院士大会2004年6月2-6日在北京召开[J].地理学报,2004,59(4).
-
4孙毅,王成武.“数字地球”与测绘业信息化[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3,12(5):79-81. 被引量:1
-
5杜健,刘学锋.浅谈GIS在数字地球战略中的作用[J].科技资讯,2008,6(1). 被引量:1
-
6黄解军,潘和平,万幼川.数字地球战略与数字城市建设[J].中国软科学,2002(7):85-88. 被引量:10
-
7陈述彭.新经济时代的地球信息科学[J].地球信息科学,2000,2(3):1-4. 被引量:9
-
8梁勇,张继军,王志军,常小燕,李文杰.数字乡镇的探讨[J].电子政务,2006(11):47-51. 被引量:2
-
9陈幼松.一切尽在掌握中——创建迷人的数字地球[J].知识就是力量,1998,0(10):24-25.
-
10出席沙尘暴国际研讨会的全体代表.“国际沙尘暴研究计划”北京宣言[J].科学新闻,2002,0(21):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