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表面角膜镜片术治疗外伤性白内障术后无晶体眼初步报告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表面角膜镜片术是8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型的屈光手术。由Kaufman 首先报告,国内陈家祺等自1985年开始进行此项手术取得成功。其原理是将尸体角膜在特制的微型冷冻切削车床上加工成不同屈光度的角膜组织镜片,通过显微手术技术缝合于去除上皮层的角膜表面,使其愈合。用于矫正无晶体眼、高度远视、园锥角膜的视力,也用于治疗角膜小穿孔及角膜变薄的眼疾,如治疗边缘性角膜变性等。目前,施行表面角膜镜片术矫正外伤性白内障术后无晶体眼的视力,国内尚无专题报道。作者自1991年1月开始用凸组织镜片施行此项手术。
作者 汤爱菊
出处 《实用眼科杂志》 CSCD 1992年第1期45-46,共2页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