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诗歌文本中的象似性与隐喻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象似性和隐喻都属于认知语言学框架下两个重要的研究话题,隐藏在这两种语言现象背后的则是共同的认知机制,而诗歌文本中充满着大量的象似性与隐喻使诗歌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本文以诗歌文本为研究对象,援引皮尔士的符号学理论与Fauconnier和Turner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在视觉和听觉两个层面对象似性和隐喻的生成和解读进行了深入分析。隐喻是概念域间的映射,是认知机制在思维层面对概念的归纳和整合;象似性是语言在符号和意义间的映射,是认知机制归纳和建立能指和所指间关系的表现。二者都属于语言的生成和解读过程的不同阶段,都受共同的认知机制驱动。
作者 阚安捷
出处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3年第4期215-217,共3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二级参考文献63

共引文献22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