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江高沙土地区弱筋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被引量:6
出处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2-33,共2页
Crops
同被引文献21
-
1周强,黄光永,庞启华,李生荣,陶军,陈光明,欧俊梅,杜小英.两系杂种小麦绵杂1号高产栽培技术初步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9(2):1-4. 被引量:11
-
2周强,李生荣,庞启华,陶军,杜小英,欧俊梅,雷加容.弱筋小麦新品种绵阳30号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麦类作物学报,2005,25(3):71-75. 被引量:9
-
3王绍中,季书勤,刘发魁,张玲,邓克已.小麦品质生态及品质区划研究——Ⅱ.生态因子与小麦品质的关系[J].河南农业科学,1995,24(11):3-6. 被引量:40
-
4徐德义.沿江圩区小麦优质高产生产技术与实践[J].小康生活,2005(11):12-12. 被引量:1
-
5肖满开,章炳旺,唐学友.2007年安庆市农作物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预测[J].安庆科技,2007(1):33-34. 被引量:1
-
6四川农业大学.农业试验与统计分析[M].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1993.215-233. 被引量:15
-
7[1]四川农业大学,西南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主编.农业试验与统计分析[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被引量:1
-
8彭永欣.氮素对小麦籽粒产量与营养品质的调节效应[A]..小麦栽培与生理[C].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2.127-144. 被引量:2
-
9GB/T17983-199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优质小麦-弱筋小麦[S].[S].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被引量:1
-
10四川农业大学 等.农业试验与统计分析[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255-270.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6
-
1周强,李生荣,庞启华,陶军,杜小英,欧俊梅,雷加容.栽培因素对弱筋小麦绵阳30号品质的影响[J].农业与技术,2005(1):75-79. 被引量:1
-
2周强,李生荣,庞启华,陶军,杜小英,欧俊梅,雷加容.弱筋小麦新品种绵阳30号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麦类作物学报,2005,25(3):71-75. 被引量:9
-
3骆园,方在云,徐文华.六安市发展弱筋小麦的气候优势[J].皖西学院学报,2006,22(2):111-114.
-
4周强,李生荣,欧俊梅,杜小英,庞启华,陶军,范其新.密度和施肥对小麦新品种绵麦42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06,12(9):113-114. 被引量:1
-
5李小发,王斌.安庆市沿江地区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23):46-46. 被引量:4
-
6周强,李生荣,庞启华,陶军,欧俊梅,杜小英.川西麦区小麦绵阳30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小麦研究,2003,24(4):19-2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17
-
1周强,李生荣,庞启华,陶军,杜小英,欧俊梅,雷加容.栽培因素对弱筋小麦绵阳30号品质的影响[J].农业与技术,2005(1):75-79. 被引量:1
-
2李生荣,杜小英,周强,任勇,李太军.大穗型丰产优质小麦新品种选育及应用[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9,11(S2):104-109. 被引量:4
-
3周强,李生荣,庞启华,杜小英,欧俊梅,陶军,雷加容.四川麦区不同播期对几个小麦新品种产量的影响[J].中国种业,2006(3):26-28. 被引量:11
-
4周强,李生荣,欧俊梅,杜小英,庞启华,陶军,范其新.密度和施肥对小麦新品种绵麦42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06,12(9):113-114. 被引量:1
-
5张玉峰,杨武德,白晶晶,王大成,牛波,冯美臣.冬小麦产量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协同变化特点及水肥调控[J].中国农业科学,2006,39(12):2449-2458. 被引量:6
-
6周强,李生荣,杜小英,欧俊梅,庞启华,陶军,范其新,雷加容.小麦新品种绵阳33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耕作与栽培,2006(6):11-13. 被引量:1
-
7陈俊才,汤顺英,孙敬东,李亚伟,林佩佩,黄秀芳,朱阳林.播期与密度对扬麦16号子粒产量和生育期及抗逆性的影响[J].作物杂志,2007(5):34-36. 被引量:6
-
8周强,李生荣,陶军,庞启华,欧俊梅,杜小英,任勇,范其新.杂交小麦新品种绵杂麦168适宜播期与密度研究[J].耕作与栽培,2007,27(6):22-23. 被引量:4
-
9赵竹,曹承富,汪建来,孔令聪,赵斌,杜世州,张耀兰.皖麦55高产优质综合农艺措施数学模型及优化方案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0):8524-8528. 被引量:3
-
10葛琳琳,董召荣,李斌,陈莉.主要栽培因素对强筋小麦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9,36(3):441-445. 被引量:2
-
1姚国才,马鸿翔,姚金保,杨学明,钱存鸣,马小凤,栾春荣.沿江高沙土地区不同施氮量对弱筋小麦宁麦13和宁麦9号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08,36(2):45-47. 被引量:4
-
2袁鸣凤,叶华斌,周春蓉,钱云.沿江高沙土地区夏大豆单产3000 kg/hm^2无公害栽培操作规程[J].农技服务,2012,29(9):1004-1004. 被引量:1
-
3谢吉先,王书勤,陈志德,唐伟,韩桂琴,刘荣甫.花生新品种——泰花7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12,28(1):57-60. 被引量:3
-
4季本林,张慧敏,王高勤.沿江高沙土地区荞麦抢茬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8):20-20.
-
5严军,朱从海,张亚平,冯加根.沿江高沙土地区旱直播稻关键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7(12):106-107. 被引量:1
-
6陈勇,栾春荣,王迎春,王建如,鞠章纲.沿江高沙土地区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1997(6):24-24. 被引量:1
-
7朱华,郭金萍,钱永祥,向俊生.沿江高沙土地区保护地番茄品种筛选及高产优质栽培技术[J].上海蔬菜,2006(3):22-23.
-
8王全友,封小东.沿江高沙土地区春大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01(3):93-94. 被引量:1
-
9柳林景,王茂山,杜华章,黄宝林,杨俊开.小麦冻害及其预防[J].中国农技推广,1995,11(5):17-17.
-
10栾春荣,鞠章纲,王建如,卢家栋.沿江高沙土地区磷、钾肥配比施用对玉米群体质量的影响[J].玉米科学,1995,3(2):71-73.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