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环境法中民事责任制度之完善
被引量:
10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我国现行环境法民事责任制度之缺陷 环境法中的民事责任,是指由于污染环境或破坏生态的行为而致人在其人格权、财产权或环境权益遭受侵害、损害或有遭受损害之虞时所应承担损害赔偿和侵害排除等民事责任。
作者
周湘华
机构地区
广东省司法管理干部学院
出处
《当代法学》
2003年第3期88-91,共4页
Contemporary Law Review
关键词
中国法律
利益协调原则
民法
环境保护法
环境侵权行为
环境法
民事责任制度
分类号
D922.6 [政治法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44
同被引文献
44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23
参考文献
7
1
郑立, 王作堂..民法学[M],1994.
2
王家福主编..中国民法学 民法债权[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1:898.
3
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13卷,第115页.
被引量:1
4
王利明,杨立新编著..侵权行为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390.
5
王明远.
相邻关系制度的调整与环境侵权的救济[J]
.法学研究,1999,21(3):101-110.
被引量:45
6
王明远著..环境侵权救济法律制度[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306.
7
蔡守秋.“论环境民事责任体制”.《环境资源法论丛》第1卷.法律出版社第83页.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44
1
王倩.
环境侵权之救济[J]
.文教资料,2006(13):142-143.
被引量:1
2
蔡伟.
不可量物初论[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3(4):99-101.
被引量:6
3
吕忠梅.
论环境物权[J]
.人大法律评论,2001(1):264-296.
被引量:27
4
王珏.
不动产相邻关系研究[J]
.神州,2014(11):202-202.
5
叶明,吴太轩.
论环境侵权救济中的排除侵害制度——兼谈利益衡平原则的适用[J]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7(1):84-87.
被引量:11
6
陈泉生.
论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救济[J]
.中国发展,2003,3(1):15-20.
7
胡丹缨.
我国环境侵权民事救济方式之完善[J]
.政法学刊,2004,21(6):45-48.
被引量:2
8
陈泉生.
论科学发展观与法律的生态化[J]
.法学杂志,2005,26(5):78-82.
被引量:17
9
赵江鹏.
论我国法学体制下的环境权保护[J]
.江苏环境科技,2006,19(A01):144-146.
10
陈泉生.
论科学发展观与法律的生态化[J]
.福建法学,2006(4):2-10.
被引量:12
同被引文献
44
1
王明远.
日本环境公害民事赔偿法研究[J]
.北大法律评论,2001,2(1):290-311.
被引量:14
2
蒋安.
两岸民事举证责任若干问题之比较研究[J]
.台湾研究集刊,1999(4):13-18.
被引量:3
3
陈刚.
证明责任概念辨析[J]
.现代法学,1997,19(2):32-38.
被引量:64
4
王健.
论经济法体系的基本构成与核心[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6,18(6):46-52.
被引量:7
5
刘国欢.
经济法调整对象理论的回顾、评析与展望[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6,18(1):38-44.
被引量:15
6
单云涛.
民事举证责任若干问题研究(下)[J]
.政法论坛,1992,10(3):47-51.
被引量:5
7
单云涛.
民事举证责任若干问题研究(上)[J]
.政法论坛,1992,10(2):60-63.
被引量:3
8
刘惊海.
有关经济法学的几个问题[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34(6):20-25.
被引量:5
9
杨紫烜.
论新经济法体系——关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经济法体系的若干问题[J]
.中外法学,1995,7(1):1-5.
被引量:13
10
李占荣,韩灵丽.
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体系以及性质[J]
.江西社会科学,2004,24(7):134-139.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10
1
刘振环,白非.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与举证[J]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3):19-22.
被引量:2
2
李劲.
浅谈完善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制度[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4(3):67-69.
3
黄进才.
重构我国民事举证责任分担规则的设想[J]
.河北法学,2004,22(12):61-63.
被引量:2
4
李劲.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探析[J]
.法学杂志,2004,25(6):44-46.
被引量:5
5
黄进才.
重构我国民事举证责任分担规则的设想[J]
.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6(4):6-8.
6
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纠纷案件的司法对策[J]
.人民司法,2006(4):34-39.
被引量:5
7
胡光志,田杨.
人性视野下经济法体系的建构——一个尚未被认知的理路[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4(2):24-29.
被引量:8
8
孙婷.
略论环境污染侵权民事责任[J]
.法制与经济,2014(11):84-85.
9
王振杰.
环境污染与环境侵害的民事责任[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4(19):264-265.
10
汪振江,宋志萍.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法律需求[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1):115-11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3
1
王莘雅.
环境污染侵权民事诉讼受害人的举证责任[J]
.中国商界,2010(1):302-302.
2
费艳颖,倪乃迪,曹雪飞.
无过错责任原则在环境侵权中的适用[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9(2):26-28.
被引量:2
3
赵佳,李希昆,张树兴.
关于对腾冲北海湿地保护的思考[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1):11-14.
被引量:9
4
陈瑶瑶.
“举证责任倒置”在环境侵权诉讼中的理解和适用[J]
.云南电大学报,2007,9(2):86-88.
被引量:1
5
陈开梓.
论环境侵权民事诉讼的适格当事人[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5(5):130-135.
被引量:2
6
刘骏,丁小勤.
目前我国政府环境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7(3):60-62.
被引量:3
7
薛冰.
论我国民事诉讼举证责任的分配制度[J]
.南方论刊,2008(7):32-32.
被引量:3
8
赵晓光.
论海洋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的特殊性[J]
.前沿,2008(9):106-110.
被引量:3
9
解亘.
论管制规范在侵权行为法上的意义[J]
.中国法学,2009(2):57-68.
被引量:86
10
沈明磊,罗有才,王成瑶.
电磁辐射侵权案中的因果关系和价值选择[J]
.人民司法,2011(6):68-71.
1
李永军.
从物权法规范看物权法的立法精神[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11(3):75-80.
被引量:1
2
刘权政,程军栋.
论构建和谐社会利益协调的原则[J]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8,16(5):1-3.
3
刘权政,程军栋.
论构建和谐社会利益协调的原则[J]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1(2):1-3.
4
刘权政.
构建和谐社会利益协调的原则探索[J]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1):53-56.
5
高小玲.
论法与利益协调[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2(5):91-94.
被引量:3
6
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要紧扣利益这一本质[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2(4):96-96.
7
赵雪峰.
论社会建设中的利益协调原则——以利益矛盾为视角[J]
.理论与改革,2010(6):26-28.
被引量:1
8
王超.
经济法基本原则探讨[J]
.法制与经济(中旬),2013(3):15-16.
被引量:1
9
莫守忠.
论BOT中我国政府特许权行使的几个问题[J]
.湖南商学院学报,2002,9(2):89-91.
10
桂家友.
论不断提高党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能力(二)——利益协调的原则、机制、途径[J]
.前沿,2006(2):13-16.
被引量:1
当代法学
200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