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本衔接办学模式中如何做好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衔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国的高等教育系统重视中本院校连贯的教育模式,因此,要想保持教育的紧密性和关联性,就必须完成中本院校课程的良好衔接。对艺术设计专业进行课程衔接分析,研究该专业的中本院校课程衔接过程中人才培养的目标、课程开发与设置、课程标准的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并且根据这些问题进行针对性地分析和研究,探寻最佳衔接方案,从而促使中本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衔接的稳定和发展。
作者
李鸣楼
机构地区
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出处
《美与时代(城市)》
2016年第9期127-128,共2页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中本衔接
艺术设计
人才培养
分类号
J50-4 [艺术—艺术设计]
G71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8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6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李晓明.
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职本科教育发展——以地方应用型本科转型高职本科为选择[J]
.教育发展研究,2012,32(3):18-23.
被引量:114
2
查恒效.
高职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有效衔接研究[J]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2,21(1):11-13.
被引量:6
3
赵瓅.
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的途径探析[J]
.教育理论与实践(学科版),2013,33(2):20-22.
被引量:24
4
刘育锋.
中高职课程衔接中“课程”概念选择研究[J]
.职教论坛,2012,28(4):57-60.
被引量:25
二级参考文献
28
1
郭少东.
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沟通与衔接研究[J]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1(1):11-13.
被引量:4
2
吴汉民.
表达·抽象·归类——关于概念发生的探讨[J]
.哲学动态,1999(2):26-28.
被引量:6
3
戴伯韬.
论研究学校课程的重要性[J]
.课程.教材.教法,1981,1(1):3-7.
被引量:23
4
吴康宁,郝京华,吴永军,刘云杉,胡宗仁,张行涛,朱志勇,王有升.
课程的社会学研究简论[J]
.教育研究,1997,18(9):26-30.
被引量:7
5
李臣之.
试论活动课程的本质[J]
.课程.教材.教法,1995,15(12):9-16.
被引量:25
6
徐思成,李德明.
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衔接与沟通的研究[J]
.职教论坛,2005(06X):25-28.
被引量:21
7
陆怀平,杜娟.
浅议中高职教育的衔接问题[J]
.卫生职业教育,2005,23(14):11-12.
被引量:4
8
梁快.
我国高职教育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面临的问题与“双证融通”[J]
.教育与职业,2007(2):9-11.
被引量:37
9
教育部.201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N].中国教育报,2011-07一06.
被引量:46
10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编写组.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1..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162
1
聂伟.
论本科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知识基础和实现路径[J]
.教育学术月刊,2021(3):98-105.
被引量:8
2
庞静.
试论中高职教育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策略[J]
.职业教育(下旬刊),2013,0(10):5-7.
3
张秀玲,李传伟,孙杰.
高职教育与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的研究与实践[J]
.职业教育(下旬刊),2013,0(9):20-23.
被引量:4
4
顾坤华,赵惠莉.
现代职教体系:推进高职教育向技术应用本科及以上层次延伸——以江苏省为个案[J]
.职业技术教育,2012,33(7):15-20.
被引量:15
5
孙小娅,向敏.
科学研究对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影响的调查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2(29):63-64.
被引量:9
6
覃维献,张治龙,李瑜玲.
高素质汽车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J]
.广西教育,2012(35):180-182.
7
鲁武霞.
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衔接的观念桎梏及其突破[J]
.高等教育研究,2012,33(8):59-64.
被引量:43
8
苏敏.
技术本科发展的国际模式与中国路径探讨[J]
.职教论坛,2012,28(25):49-52.
被引量:9
9
谢峰.
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中课程衔接问题的研究[J]
.科教文汇,2012(24):169-169.
被引量:10
10
高涓,郝晓燕.
中外高职合作办学的适应性——以中德合作办学为例[J]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2(6):10-12.
1
余景波,胡军.
顾及多种因素的高职院校课堂教学和职业技能大赛衔接方案[J]
.中外企业家,2014(5X):177-177.
2
许龙英.
基于浙江省中职财会专业课改的课程开发与设置[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5):233-234.
被引量:1
3
王著名,卢双盈,张端喜.
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体制创新——兼评高级工教育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衔接方案[J]
.职业教育研究,2005(2):19-20.
被引量:2
4
王玉婷,陶红.
中高职专业设置现状及衔接分析[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34(11):112-117.
被引量:5
5
张成云.
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有效衔接分析——以旅游服务专业为例[J]
.西部素质教育,2016,2(8):94-94.
6
李恩慧.
浅析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9(5):36-37.
被引量:1
7
孙忠刚,胡智清,熊建武,刘红燕,简忠武.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基于能力递进的中高职课程衔接方案[J]
.考试周刊,2016,0(99):158-159.
被引量:3
8
李艳霞.
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衔接研究[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4(2):86-89.
被引量:6
9
余景波,高娜娜,王肖露.
高职院校课堂教学和职业技能大赛衔接的应用及结果[J]
.中外企业家,2014(3X):185-185.
被引量:1
10
贾晓玲.
会计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探索[J]
.管理观察,2015(19):136-138.
被引量:1
美与时代(城市)
2016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