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转Bt+Epsps基因稻谷对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研究以昆明小鼠为实验对象,以传代实验为基础,在饲喂不同含量的转Bt+Epsps基因稻谷和等量同品种常规稻谷后取小鼠进行实验分析,发现亲、子代各组小鼠肠道微生物DNA在电泳条带上略有差异,但未达显著性水平;菌落数和电泳条带的相似度大,差异不显著。
作者
王开诚
机构地区
湖南省娄底市第一中学
出处
《科学中国人》
2015年第5X期40-,共1页
Scientific Chinese
关键词
双价抗虫抗除草剂基因(Bt+Epsps)
DGGE
相似性指数
分类号
Q938 [生物学—微生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2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7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戎建明,王少东,汪芳裕.
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分析[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5):2750-2752.
被引量:9
2
倪学勤,Joshua Gong,Hai Yu,曾东,Shayan Sharif,周小秋.
采用PCR-DGGE技术分析蛋鸡肠道细菌种群结构及多样性[J]
.畜牧兽医学报,2008,39(7):955-961.
被引量:56
3
贺永亮,雷艳,袁静,唐欢,魏泓.
残留剂量恩诺沙星对SPF小鼠肠道菌群数量和多样性的影响研究[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8,20(2):97-101.
被引量:5
4
陈群,鲍大鹏.
人及动物胃肠道正常微生物群的研究[J]
.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9,13(4):39-42.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62
1
王世荣.
微生态学[J]
.生命科学,1993,5(4):23-24.
被引量:2
2
陈立茵,周方,朱厚础.
气相色谱检出和鉴定厌氧菌方法的改进[J]
.微生物学通报,1993,20(1):49-51.
被引量:1
3
李建秋,祁锋,刁风英.
一次性厌氧菌培养平板的制备与实验使用[J]
.微生物学通报,1993,20(2):121-122.
被引量:3
4
周方,朱厚础,唐光江,何道生,于勇,王亚萍,杨圣辉,张春梅.
气相色谱法检出和鉴定厌氧菌的实用研究[J]
.微生物学通报,1989,16(6):343-347.
被引量:7
5
张志和,何光昕,王行亮,钟顺隆,张安居,李光汉.
大熊猫肠道正常菌群的研究[J]
.兽类学报,1995,15(3):170-175.
被引量:27
6
刘健华,陈杖榴,李云,柳阳伟.
低剂量恩诺沙星对SPF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2005,38(9):1905-1910.
被引量:11
7
冯忠生,朱少华,张洪宇,寇玉年,冯丽茹.
厌氧菌“微量生化系列培养基”的建立和应用[J]
.青海医药杂志,1996,26(8):41-42.
被引量:1
8
王晓力,宋志强,战义鹏,及淑芹,孙军.
使用ANIDET试剂盒快速鉴定厌氧菌[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1996,6(5):283-285.
被引量:1
9
刘秉阳.厌氧菌感染及检验技术[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88,9(2):109-112,353.
被引量:3
10
李泳.厌氧培养皿的研制和应用[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3,16(5):304-304.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75
1
刘莉如,滑静,王晓霞,刘亭婷.
抗菌肽对蛋用仔公鸡血液免疫指标和肠道菌群的影响[J]
.动物营养学报,2012,24(9):1812-1818.
被引量:37
2
刘亭婷,滑静,王晓霞,刘莉如,海鹏.
丁酸梭菌对蛋用仔公鸡肠道菌群、形态结构及黏膜免疫相关细胞的影响[J]
.动物营养学报,2012,24(11):2210-2221.
被引量:38
3
杨吉霞,蔡俊鹏,余德民.
近江牡蛎养殖水体中细菌产酶能力的研究[J]
.河北渔业,2004(5):6-9.
被引量:6
4
杨吉霞,蔡俊鹏,余德民.
近江牡蛎肠道厌氧菌及其产酶能力的研究[J]
.齐鲁渔业,2005,22(5):9-10.
被引量:1
5
杨吉霞,蔡俊鹏,余德民.
近江牡蛎肠道细菌及其产酶能力的研究[J]
.微生物学杂志,2005,25(5):26-28.
被引量:8
6
倪学勤,Joshua Gong,Hai Yu,Shayan Sharif,曾东.
PCR-DGGE技术分析蛋鸡MHC基因对肠道细菌种群结构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2009,42(7):2564-2571.
被引量:13
7
周小娟,张日俊.
PCR-DGGE技术在动物肠道微生态研究中的应用[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9,21(10):956-957.
被引量:4
8
陆英杰,潘锦初,钟海明,何胜培.
恩诺沙星对实验小鼠细胞免疫的动态影响[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7(6):5-6.
9
胡平,施寿荣,王志跃,刘蓓一,杨海明,孔祥玲.
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不同形态玉米日粮对鹅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J]
.动物营养学报,2010,22(1):169-175.
被引量:11
10
刘平,李宗军,许爱清.
胃肠道微生态系统及其功能研究[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0,22(3):277-278.
被引量:28
1
赵彬.
抗除草剂基因的研究和利用[J]
.世界农业,1998(3):32-33.
被引量:8
2
李曼.
海豚家族之星[J]
.小百科(高年级版),2009(9):12-14.
3
阮燕晔,薛寥莎.
植物抗除草剂基因研究进展[J]
.南方农业学报,2012,43(4):462-466.
被引量:5
4
陈燕.
转基因植物及其安全性问题[J]
.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5(1):12-15.
被引量:1
5
刘丽均,徐平.
小鼠胚胎玻璃化冷冻的研究进展[J]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2001,11(2):115-117.
被引量:23
6
何少海,姚盛存,丰宇凯,汪轲,李飞飞.
农杆菌介导bar基因转化水稻胚性愈伤组织的研究[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7,34(1):129-136.
被引量:6
7
程焉平.
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及其安全性[J]
.吉林农业科学,2003,28(4):23-28.
被引量:2
8
徐传祥,蒯本科,王文东,马忠华.
简便实用的转抗除草剂基因后代植株鉴定方法——种子萌发测定法[J]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9(3):318-322.
被引量:9
9
郑洪.
基因污染——环保新概念[J]
.中学生物教学,2001(5):43-44.
10
易自力,陈智勇,蒋建雄,苏晶,储成才.
多年生黑麦草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其转化植株的获得[J]
.草业学报,2006,15(4):99-103.
被引量:10
科学中国人
2015年 第5X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