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加工工艺对绿茶饮料品质的影响初探
被引量: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研究了水质、浸提条件、高温灭菌等对绿茶饮料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去离子水浸提,添加0.05%维生素C和0.02%Na2SO3或NaHSO3,可较好地保持绿茶汤色,亦可减少沉淀。
作者
马红彦
王登良
曹潘荣
机构地区
华南农业大学茶叶科学系
出处
《广东茶业》
2002年第6期15-17,共3页
Guangdong Tea Industry
关键词
加工工艺
绿茶饮料
水质
浸提条件
高温灭菌
分类号
TS27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42
同被引文献
134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37
参考文献
5
1
方元超,赵晋府.
茶饮料的澄清技术[J]
.饮料工业,1999,2(4):7-9.
被引量:11
2
梁月荣,陆建良,马辉.
罐装绿茶饮料防褐变研究[J]
.饮料工业,1999,2(2):20-21.
被引量:15
3
王水兴,于敏,余世望.
绿茶饮料的澄清技术──(Ⅰ)澄清吸附剂的筛选及工艺参数优化[J]
.食品科学,1996,17(11):36-40.
被引量:14
4
周凌霄,杨荣华,钟红晖,陈清胜.
绿茶罐装饮料的研制[J]
.广州食品工业科技,1995,11(1):47-48.
被引量:6
5
吴小崇.浅析高级绿茶的冲泡水温[J]中国茶叶,1990(05).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郭炳莹,程启坤.
茶汤组分与金属离子的络合性能[J]
.茶叶科学,1991,11(2):139-144.
被引量:91
2
阮宇成.
茶叶保健功能的研究及其发展前途[J]
.茶叶,1994,20(1):10-12.
被引量:11
3
林亲录,刘冠民.
绿茶饮料保色的探讨[J]
.食品科学,1994,15(9):18-20.
被引量:24
4
罗龙新.
液体茶贮藏期的品质变化[J]
.中国茶叶,1996,18(4):11-13.
被引量:12
5
叶兴乾.色度学原理及其在食品测色中的应用[J]广州食品工业科技,1988(01).
被引量:1
6
陈慧春.茶叶测色研究报告[J]茶业通报,1987(01).
被引量:1
7
叶继术,梁月荣,陆建良.
加速浙江省茶业新技术革命的对策和措施[J]
.茶叶,1998,24(2):66-69.
被引量:5
8
邹光友.
解决茶叶饮料混浊沉淀的方法及原理[J]
.食品科学,1990,11(7):14-19.
被引量:22
9
方元超,杨柳,白小佳.
茶饮料生产中茶乳酪形成因素的探讨[J]
.食品工业科技,1999,20(4):13-15.
被引量:28
10
季玉琴,徐正炳,金寿珍.
液态饮料茶混浊沉淀问题的探讨[J]
.中国茶叶,1991,13(6):8-10.
被引量:37
共引文献
42
1
江春柳,孙云,岳鹏翔,张南飞.
不同水质对绿茶饮料储藏特性的影响[J]
.茶叶科学,2010,30(S1):561-566.
被引量:25
2
孙其富,梁月荣,陆建良.
不同灭菌处理对绿茶茶汤生化成分的影响[J]
.茶叶,2004,30(3):146-148.
被引量:7
3
莫树平,柏建玲,郑婉玲.
配制型茶叶酱油—茶叶有效成分提取与澄清技术研究初探[J]
.中国调味品,2005,30(8):17-19.
被引量:1
4
徐怀德,高志明,董娟娥.
杜仲汁浸提及褐变控制技术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5,20(4):140-142.
被引量:2
5
骆锐,邵宛芳,吴红.
茶饮料沉淀的成因与澄清技术的应用[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2):95-98.
被引量:12
6
岳强,曾新安,于淑娟,乔旭光.
绿茶碳酸饮料的研究与开发[J]
.现代食品科技,2006,22(1):66-67.
被引量:5
7
叶倩,梁月荣,陈瑞鸿.
绿茶饮料护色技术的研究进展[J]
.茶叶,2006,32(1):18-22.
被引量:13
8
魏新军,王伟华,谢岩黎,刘子立.
功能性灵芝 银杏叶 绿茶复合饮料的研制[J]
.农产品加工(下),2006(12):93-94.
被引量:1
9
万圣勤,陈为钧.
绿茶饮料的生产工艺研究[J]
.软饮料工业,1997(2):32-33.
被引量:4
10
吉克温,游小妹,陈国英.
瓶装绿茶水的试制初报[J]
.茶叶科学技术,1997(3):22-25.
同被引文献
134
1
曾晓雄.
“冷后浑”的形成与转溶[J]
.茶叶通讯,1989(3):42-44.
被引量:33
2
周裔彬,汪东风,宛晓春,杜先锋,陈俊芳,肖虹.
茶多糖对面包粉及其淀粉糊化和老化特性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09,25(S1):228-232.
被引量:11
3
宁井铭,王华,周天山,方世辉.
绿茶饮料护色技术的研究[J]
.中国茶叶加工,2004(2):22-28.
被引量:10
4
孙其富,梁月荣,陆建良.
不同灭菌处理对绿茶茶汤生化成分的影响[J]
.茶叶,2004,30(3):146-148.
被引量:7
5
王菊侠,侯丽芳,杨玲引,李琴梅,杨华.
黄瓜风味乳的研究[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4,30(11):123-126.
被引量:2
6
吴雅红,罗宗铭,汤哲.
绿茶饮料的超声波与微波杀菌及防褐的比较研究[J]
.广东化工,2005,32(1):33-35.
被引量:13
7
汪东风.
茶汤氧还体系电位值的测定[J]
.茶业通报,1993,15(4):3-5.
被引量:10
8
屠幼英.
茶提取物理化特性的研究[J]
.食品科学,1994,15(3):11-14.
被引量:11
9
颜栋美,于兰.
脱腥海带饮料的研制[J]
.食品科学,1994,15(8):36-39.
被引量:22
10
林亲录,刘冠民.
绿茶饮料保色的探讨[J]
.食品科学,1994,15(9):18-20.
被引量:24
引证文献
9
1
叶倩,梁月荣,陈瑞鸿.
绿茶饮料护色技术的研究进展[J]
.茶叶,2006,32(1):18-22.
被引量:13
2
孙世利,潘顺顺,凌彩金,晏嫦妤,卓敏,赵超艺.
绿茶饮料汤色褐变机理及其影响因素[J]
.广东农业科学,2008,35(11):75-77.
被引量:11
3
陈晶,郭荣荣,张江.
液态茶饮料加工技术现状及展望[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6893-6895.
被引量:12
4
甘长先,Masato Sumiya,高学玲,廖支援,Ibuki Hayasaka.
热水冲洗对延长绿茶澄清用纸板使用寿命的研究[J]
.饮料工业,2010,13(9):31-35.
5
黄彤.
绿茶饮料褐变机理及解决方法研究进展[J]
.吉林农业(学术版),2011(10):207-207.
被引量:1
6
侯丽芳,王菊侠.
苹果二次汁汽冷凝水浸提绿茶的因素分析[J]
.食品工程,2014(1):30-33.
被引量:2
7
侯丽芳,王菊侠.
苹果二次汁汽冷凝水茶饮料工艺配方的研究[J]
.食品工程,2014(2):26-28.
8
蔡建秀,林微.
海带-竹叶复合饮料的研制[J]
.食品工业,2015,36(7):16-20.
被引量:2
9
吕杨俊,张友炯,李大伟,陈一心,张海华,黄赟赟,朱跃进.
茶藕产品研发现状与展望[J]
.中国茶叶加工,2016(2):25-28.
二级引证文献
37
1
牛爱地,韩建春,刘锐.
罗布麻茶饮料的研制[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9,30(9):96-99.
被引量:4
2
韩林,张海德,万婧.
基于叶绿素的果蔬护绿方法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2009,30(11):307-310.
被引量:9
3
李钊,夏涛,高丽萍,戴前颖,朱博,吴平,李云飞.
温度对绿茶汤色变化的影响[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0,37(3):465-470.
被引量:6
4
李湘利,刘静,赵俊杰,黄玉芳,周峰,吴丹丹.
红香椿绿茶复合保健饮料的加工工艺研究[J]
.食品科技,2011,36(5):112-116.
被引量:5
5
周慧恒,吴荣书,王亚沉.
玫瑰花、玫瑰茄、滇红茶、绿茶复合饮料的研制[J]
.饮料工业,2011,14(7):25-27.
被引量:3
6
赖兆祥,苗爱清,庞式,孙世利,曾琼.
不同萎凋工艺加工英红九号红茶品质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2011,23(10):131-132.
被引量:25
7
黄彤.
绿茶饮料褐变机理及解决方法研究进展[J]
.吉林农业(学术版),2011(10):207-207.
被引量:1
8
袁海波,邓余良,陈根生,许勇泉,汪芳,刘平,钟小玉,尹军峰.
不同杀青工艺原料茶加工饮料品质稳定性的研究[J]
.茶叶科学,2012,32(3):236-246.
被引量:7
9
黄彤.
外源酶对茶汤贮存过程中品质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5):3300-3303.
被引量:2
10
黄亚亚.
茯砖茶饮料开发的探讨[J]
.贵州茶叶,2012,40(4):15-18.
被引量:2
1
茉莉.
正是新茶好喝时[J]
.上海调味品,2013(6):78-81.
2
牛广财,闫公昕,朱丹,魏文毅,李世燕,刘志明.
Folin-Ciocalteu比色法测定沙棘酒中总多酚含量的工艺优化[J]
.食品与机械,2016,32(4):80-83.
被引量:21
3
李钊,夏涛,高丽萍,戴前颖,朱博,吴平,李云飞.
温度对绿茶汤色变化的影响[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0,37(3):465-470.
被引量:6
4
尹旭敏,曾志红,廖洪波,陈龙,明建,曾顺德.
木瓜蛋白酶与Na_2CO_3对腊肉皮嫩化效果的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5,36(17):94-98.
5
王玉燕,满兆红,都启晶,朱凤,赵宏坤.
益生菌混合发酵高产工艺优化的研究[J]
.食品科技,2016,41(6):21-26.
被引量:6
6
丁璇子,王岸娜,吴立根.
响应面法优化小麦麸皮中总酚含量的测定[J]
.粮食与油脂,2016,29(9):37-41.
被引量:3
7
戴前颖,夏涛,高丽萍,李钊,吴平.
绿茶汤呈色物质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1,38(6):887-891.
被引量:6
8
李立祥,梅玉,常珊,董瑞霞.
绿茶汤色分析[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5,31(10):123-126.
被引量:22
9
梅进,丁文平,熊金娟,庄坤.
Folin-Ciocalteu比色法测定大麦糟中总酚条件的优化[J]
.食品与机械,2016,32(2):51-54.
被引量:11
10
胡丹丹,王素雅,杨晓亚,张苗苗,曹玉华.
富硒发芽对大豆分离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J]
.食品与机械,2016,32(2):24-27.
被引量:1
广东茶业
2002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