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隐性课程落实立德树人的路径探析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隐性课程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它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多维度地影响学生的成长。基于隐性课程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重视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改革完善隐性课程体系,协调各方教育力量,形成隐性教育共同体,努力消解隐性课程潜在的负面效应。
作者
李忆华
马洁
机构地区
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南华大学语言文学学院
出处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85-88,共4页
Teaching and Administration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一般项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地方本科院校改革与转型研究"(15YJA880034)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
立德树人
隐性课程
潜移默化
分类号
G4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70
同被引文献
61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22
参考文献
5
1
傅建明.
“隐性课程”辨析[J]
.课程.教材.教法,2000,20(8):55-59.
被引量:102
2
易小明.
道德内化概念及其问题[J]
.伦理学研究,2011(5):42-46.
被引量:9
3
李辉.
优化德育课程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J]
.中国德育,2018,0(4):1-1.
被引量:3
4
何玉海.
课程改革中隐性课程的作用不容忽视[J]
.教育理论与实践(学科版),2004,24(2):34-36.
被引量:60
5
朱青,高原.
“隐性课程”是课程吗——兼论其“开发”问题[J]
.基础教育研究,2012(9):25-26.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顾海根.
道德内化的心理分析[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8(2):94-97.
被引量:16
2
郑金洲.
隐蔽课程:一些理论上的思考[J]
.比较教育研究,1989(1):46-50.
被引量:67
3
彭柏林.
从规律的视角看道德内化[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33(6):19-23.
被引量:7
4
易小明,赵静波.
道德内化中的主体张扬[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92-97.
被引量:24
5
燕国材.谈谈道德内化问题[J].中学教育,1997,(6):42-44.
被引量:11
6
班华主编.中学教育学[M].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2
被引量:1
7
申长永.
道德内化机制探析[J]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1):91-93.
被引量:3
8
易法建.
论道德内化[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7(2):28-32.
被引量:19
9
沈兆乾.
德育中隐性课程的开发[J]
.教育评论,2009(4):86-88.
被引量:4
10
傅建明.
“隐性课程”辨析[J]
.课程.教材.教法,2000,20(8):55-59.
被引量:102
共引文献
170
1
郝月梅.
基于民族文化传承的高校隐性课程建设策略研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0,0(1):47-47.
2
马艳.
公安高等院校隐性课程问题初探[J]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9(4):87-90.
3
齐红霞,詹春燕.
隐蔽课程的德育价值探析[J]
.宿州师专学报,2002,17(2):44-46.
4
单威,单桂华.
论隐性课程对高校创新教育的影响——以哈佛大学和MIT为例[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2(33):52-53.
5
李岩.
隐性课程对幼儿人格的影响[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12):203-203.
6
陈晓琦.
生命教育隐性课程开发的意义与途径[J]
.文学教育(中),2010(5):156-157.
被引量:1
7
章波,夏俊,刘勤,张翮.
医学院校人文教育隐性课程的缺失与建构[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1):207-208.
被引量:3
8
马强.
论高校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3(6):66-69.
被引量:5
9
周雷,丹金.
英语专业工作坊教学模式中隐性课程建设要素分析[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3(9):209-210.
被引量:1
10
袁学飞.
思想政治教师要善于利用校园隐性课程[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4(7):9-1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61
1
青觉,吴鹏.
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历史逻辑与当代价值[J]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2(2):30-48.
被引量:8
2
田慧生.
当今课程理论研究的新课题(上)——潜在课程研究评介[J]
.课程.教材.教法,1988,8(2):34-38.
被引量:8
3
靳玉乐,张家军.
论理解型师生关系的建构[J]
.教育研究,2004,25(11):57-62.
被引量:30
4
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1-79.
被引量:685
5
朱光明.
座位的潜课程意义——中小学生座位体验研究[J]
.教育学报,2006,2(6):22-28.
被引量:15
6
于伟,秦玉友.
本土问题意识与教育理论本土化[J]
.教育研究,2009,30(6):27-31.
被引量:50
7
刘云生.
中小学校长对学校内隐文化施加影响的行为选择[J]
.教育科学研究,2009(7):32-36.
被引量:1
8
何云峰.
隐性课程的理论探讨[J]
.教育理论与实践(学科版),2010,30(2):50-52.
被引量:56
9
李姗姗,于伟.
他者教育理论本土化的前提性问题初探[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0(6):12-15.
被引量:4
10
汪霞.
课程研究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J]
.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19(8):38-42.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7
1
隋晓蕾,郭琳琳.
大学英语课程中爱国主义意识的培养[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4):114-116.
被引量:1
2
陶文平.
基于MOOC的高校隐性课程学习影响因素研究[J]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1(1):71-76.
被引量:1
3
杨斌,龚月萍.
作为隐性课程的校长言行[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6):82-87.
被引量:4
4
刘琼.
浅谈“立德树人”理念下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J]
.当代体育科技,2020,10(27):3-5.
被引量:3
5
高晓文,白钧溢.
“隐性课程”在中国的理论旅行:回顾与反思[J]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1,4(3):80-90.
被引量:7
6
张学敏,胡雪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课程:特殊价值、嵌入逻辑与实施路向[J]
.课程.教材.教法,2023,43(1):13-19.
被引量:7
7
彭永康.
重要他人:中小学隐性课程不可忽视的育人途径[J]
.基础教育研究,2023(14):20-23.
二级引证文献
22
1
杨仲迎.
“隐性课程”教育范式核心思想、内涵属性及鉴用启示[J]
.社会科学家,2023(4):147-154.
被引量:10
2
刘莉莉,李晓华.
卓越校长工作人格特质对其胜任力的影响实证研究——上级支持感的中介作用[J]
.全球教育展望,2021,50(12):77-89.
被引量:3
3
李秋霞.
MOOC平台在职业教育混合式教学中的应用[J]
.电子技术(上海),2021,50(9):182-183.
被引量:4
4
柳剑.
立德树人背景下高职公共体育课考核评价机制的创新研究[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3(20):31-33.
5
靳强.
健康中国背景下职业院校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
.当代体育科技,2020,10(33):158-160.
被引量:2
6
胡彬彬.
民工子弟学校隐性课程的分析与建设[J]
.教育观察,2021,10(39):52-54.
7
黄经纶.
新时代高职体育教育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探究[J]
.体育风尚,2022(6):140-142.
被引量:2
8
郝志军.
新时代五育融合的路径与方式[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59(3):61-69.
被引量:59
9
王虎.
高校食育推进的价值意蕴、体系架构与实践路径[J]
.中国农业教育,2022,23(5):71-78.
被引量:1
10
胡杰.
文化背景下的高校隐性课程研究[J]
.中南农业科技,2023,44(2):225-228.
教学与管理
2019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