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译路漫漫路灯长明——对《人民文学》英文版的思考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2011年,《人民文学》英文版试刊,中国大陆的中国文学英译终于结束了一个长达十年的没有国家级期刊的时代。该文通过这本英文名为PATHLIHGT的期刊诞生背景,试刊情况的梳理,对该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一些建议,希望有助于该刊的长期健康发展。
作者
任伟
机构地区
四川师范大学基础教学学院
出处
《海外英语》
2013年第18期142-143,共2页
Overseas English
关键词
《人民文学》英文版
挑战
中国当代文学
英译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6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308
同被引文献
2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9
1
黄友义.
中国特色中译外及其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建议——在第二届中译外高层论坛上的主旨发言[J]
.中国翻译,2011,32(6):5-6.
被引量:54
2
林文艺.
为异域他者架设理解的桥梁——英文版《中国文学》的文化译介及其传播功能[J]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6(4):79-82.
被引量:3
3
本报记者 李舫.中国当代文学点亮走向世界的灯[N].人民日报.2011(019)
被引量:1
4
吕敏宏.
论葛浩文中国现当代小说译介[J]
.小说评论,2012(5):4-13.
被引量:21
5
何琳,赵新宇.
意识形态与翻译选材——以文革为分期的《中国文学》选材对比研究[J]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17(6):29-33.
被引量:8
6
高方,许钧.
现状、问题与建议—─关于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思考[J]
.中国翻译,2010,31(6):5-9.
被引量:129
7
连鹭霞.
汉英主语对比及翻译策略[J]
.海外英语,2013(8X):143-145.
被引量:4
8
徐慎贵.
《中国文学》对外传播的历史贡献[J]
.对外大传播,2007,15(8):46-49.
被引量:40
9
吕敏宏.
中国现当代小说在英语世界传播的背景、现状及译介模式[J]
.小说评论,2011(5):4-12.
被引量:69
二级参考文献
56
1
方仪力,武显云.
汉英主语对比与翻译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9(S1):27-29.
被引量:4
2
莫言.
福克纳大叔,你好吗?[J]
.小说界,2000(5):170-173.
被引量:101
3
张曼,李永宁.
老舍作品在美国的译介与研究[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9(2):98-106.
被引量:17
4
李欧梵.
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J]
.文学评论,1999(5):129-139.
被引量:71
5
华强.
沈从文著作的外文翻译[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14(3):149-151.
被引量:8
6
梁丽芳.
海外中国当代文学的英译选本[J]
.中国翻译,1994(1):46-50.
被引量:10
7
罗屿.
中国好作家很多,但行销太可怜[J]
.新世纪周刊,2008,0(10):118-119.
被引量:6
8
刘再复.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和中国作家的缺席[J]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1999(8):6-28.
被引量:47
9
金介甫,查明建.
中国文学(一九四九-一九九九)的英译本出版情况述评[J]
.当代作家评论,2006(3):67-76.
被引量:51
10
徐慎贵.
《中国文学》对外传播的历史贡献[J]
.对外大传播,2007,15(8):46-49.
被引量:40
共引文献
308
1
李心怡.
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的问题与对策[J]
.中国文艺家,2019(12):71-71.
2
魏泓.
中国典籍如何“走出去”“走进去”“走‘深’进去”?——以《史记》英译为例[J]
.语言与翻译,2020(1):58-63.
被引量:7
3
周洁,朱健平.
奚如谷和伊维德英译《西厢记》深度翻译研究[J]
.外国语言与文化,2021,5(1):92-100.
被引量:4
4
洪淑婷.
中国文学“走出去”背景下的葛浩文、林丽君合译经历研究[J]
.外语教育,2021(1):96-106.
5
李晓婧,王建国.
中外合译中主导译者与译文关系研究——以杨宪益与葛浩文为例[J]
.外语教育,2019(1):221-231.
6
李佳宸.
中国当代文学英译传播的媒介平台:以期刊与网络为中心的考察[J]
.文化与传播,2023,12(6):45-52.
7
徐敏慧,王熠珂.
中国现当代小说译者英语访谈研究(2011—2020)[J]
.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2021(2):107-118.
8
白立平.
中国文化外译中的赞助人与专业人士问题研究[J]
.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2019,0(1):56-67.
被引量:2
9
马潇.
汉英主语对比浅议[J]
.汉字文化,2019(S01):133-135.
10
黄卫峰.
葛浩文的文学翻译忠实观及其实践[J]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6(1):59-65.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25
1
徐慎贵.
《中国文学》对外传播的历史贡献[J]
.对外大传播,2007,15(8):46-49.
被引量:40
2
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23页.
被引量:3
3
胡妍妍:《文学期刊:差异性建构文学的共同体》,《人民日报》,2012-02-14.
被引量:1
4
李舫:《中国当代文学点亮走向世界的灯》,《人民日报》,2011-12-09.
被引量:1
5
洪柏:《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今日的中国文学-访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张健教授》,《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01-14.
被引量:1
6
杨昊成:“Editor’SNote”,ChineseArts&Letters,2014第1期第2页.
被引量:1
7
王玉、吴婷:《2010抵达世界不同文明体系的心灵深处-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工程在京启动》,《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01-21.
被引量:1
8
曹雪萍、金煜:《葛浩文:低调翻译家》,《新京报》,2008-03-01.
被引量:1
9
乐黛云.
通向世界的文学渠道——祝《今日中国文学》杂志创刊[J]
.中国比较文学,2010(2):143-145.
被引量:9
10
何琳,赵新宇.
意识形态与翻译选材——以文革为分期的《中国文学》选材对比研究[J]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17(6):29-33.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2
1
李佳宸.
中国当代文学英译传播的媒介平台:以期刊与网络为中心的考察[J]
.文化与传播,2023,12(6):45-52.
2
许诗焱.
中国文学英译期刊评析[J]
.小说评论,2015(4):41-47.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常洁,许诗焱.
文学翻译与国家形象构建:以《中华人文》的译介实践为例[J]
.译苑新谭,2020,1(2):46-51.
2
许诗焱.
基于翻译过程的葛浩文翻译研究——以《干校六记》英译本的翻译过程为例[J]
.外国语,2016,39(5):95-103.
被引量:29
3
邓高胜,唐静.
基于海外期刊文献和出版单行本的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研究[J]
.滁州学院学报,2022,24(1):62-67.
1
张俐.
可以后移的句首状语[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9(5):99-102.
被引量:3
2
徐丽丽(译),覃芳芳(译).
小小破折号[J]
.英语广场(美丽英文),2010(11):19-20.
3
王还.
再说说“在”[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80(3):25-29.
被引量:33
4
卢甲文.
关于三个上声连读变调问题的商榷[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79(2):47-59.
被引量:3
5
王新霞,曹玲.
商务英语教学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
.现代经济信息,2016(10).
被引量:8
6
和跃.
语言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意义[J]
.管理观察,2011(3):98-98.
被引量:1
7
张楚滟.
论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理念[J]
.神州,2013(24):146-146.
8
穆力.
两种带“得”的动补结构比较[J]
.汉语学习,1981(2):33-35.
被引量:5
9
程绍国.
说哲贵[J]
.文学自由谈,2009(3):83-85.
被引量:1
10
胡裕树.
《语海求索录》序言[J]
.汉语学习,1990(1):28-28.
海外英语
2013年 第1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