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以言外转喻模型分析反语的理解机制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在语言学领域内将研究重点集中在汉语反语,重点为反语的理解机理。本文认为反语不仅是修辞手段,且充分体现了人类思维的某种特殊认知程序,可以表征为"以此代彼"、"正反互代"的言外转喻推理步骤。同时从认知语用的角度,主要依据言外转喻理论,更深层次地研究反语这一用与字面相反的意思来表达本意的语言现象。
作者
高慧
机构地区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出处
《职教研究》
2013年第3期52-54,共3页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es
关键词
言外转喻
反语
心理模型
属性强加
因果化
分类号
H05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8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4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邹春玲.
外延内涵传承与类-属思维[J]
.当代外语研究,2010(12):1-6.
被引量:5
2
邹春玲.
言外转喻的“属性强加联想”模式[J]
.外语学刊,2010(2):36-40.
被引量:16
3
徐盛桓.
基于模型的语用推理[J]
.外国语,2007,30(3):2-9.
被引量:134
4
F. Ungerer,H. J. Schmid.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Journal of Women s Health.2008
被引量:1
5
Sperber,D,D.Wilson.Irony and relevance:A reply to Seto,Hamamo and Yamanashi[].Relevance Theory:Applications and Implications.1998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48
1
刘丹青.
汉语类指成分的语义属性和句法属性[J]
.中国语文,2002(5):411-422.
被引量:246
2
徐盛桓.
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和语用推理[J]
.外国语,1993,16(1):9-16.
被引量:75
3
徐盛桓.
论“常规关系”——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系列研究之六[J]
.外国语,1993,16(6):13-20.
被引量:72
4
徐盛桓.
含意本体论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28(3):21-27.
被引量:99
5
徐盛桓.
话语的含意性[J]
.外语研究,1996(3):2-9.
被引量:39
6
周北海.
概称句本质与概念[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4):20-29.
被引量:46
7
徐盛桓.
语言学研究方法论探微——一份建议性的提纲[J]
.外国语,2001,24(5):1-10.
被引量:31
8
徐盛桓.
常规关系与认知化——再论常规关系[J]
.外国语,2002,25(1):6-16.
被引量:146
9
范冬萍.
论突现性质的下向因果关系——回应Jaegwon Kim对下向因果关系的反驳[J]
.哲学研究,2005(7):108-114.
被引量:16
10
李平,李大超.
基于模型推理的科学认知论题[J]
.哲学研究,2005(10):65-72.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148
1
何婧.
仿拟辞格的语用推理过程[J]
.作家天地,2020(15):31-31.
2
侯智德.
译者主体性与认知策略[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17(1):92-94.
被引量:12
3
周彦每,刘世理.
概念本体论视角下公益广告语的认知机制研究[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8(4):85-89.
被引量:3
4
周瑞敏.
перифраза的认知阐释[J]
.中国俄语教学,2009,28(3):53-57.
被引量:1
5
邹春玲,陈红军.
歇后语生成和识解的认知机制[J]
.经济研究导刊,2009(36):232-233.
6
邹春玲.
外延内涵传承与类-属思维[J]
.当代外语研究,2010(12):1-6.
被引量:5
7
刘宏伟.
外延内涵传承说与语篇建构[J]
.当代外语研究,2010(12):6-12.
8
伍俊文.
技术翻译中“归化”的认知机理研究[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1):166-168.
9
黄星.
隐语研究的认知语用学视角[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9(S2):8-10.
被引量:3
10
刘宏伟.
叙述性文学语篇中的转喻理据思维——基于生成整体论的视角[J]
.外国语文,2009,25(S1):72-77.
被引量:10
1
高慧,邹春玲.
汉语反语的言外转喻分析[J]
.北方经贸,2012(10):132-132.
2
刘顺.
三十年来的南京方言研究[J]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1,8(1):92-97.
被引量:4
3
黄星.
微博用语的解读[J]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2(2):127-130.
被引量:1
4
张建.
转喻与指类分析下的翻译研究[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135-136.
5
尹丕安.
从话语的认知层面解析翻译与语言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J]
.外语教学,2004,25(5):79-81.
被引量:15
6
孙振偎.
言外转喻属性强加联想模式构建的感受质解读[J]
.外语学刊,2012(6):35-39.
被引量:3
7
邹春玲.
言外转喻的“属性强加联想”模式[J]
.外语学刊,2010(2):36-40.
被引量:16
8
周琦,邹春玲.
从感受质角度解读言外转喻[J]
.海外英语,2014(3X):147-148.
9
陈虹.
试论俄语人称指示语的非常规用法[J]
.考试周刊,2008,0(34):81-83.
被引量:2
10
黄星,徐盛桓.
自主—依存框架中的隐语理解机理[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7(2):111-115.
被引量:1
职教研究
201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