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1-75,共5页
The Western Regions Studies
参考文献2
-
1[美]杰姆逊演讲,唐小兵译《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1月版. 被引量:3
-
2[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视觉艺术心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3月版.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16
-
1谢生保.敦煌石窟壁画中的佛教故事画概述[J].敦煌研究,1998(2):29-37. 被引量:4
-
2李静杰.造像碑佛本生本行故事雕刻[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6(4):66-83. 被引量:18
-
3胡同庆.《敦煌研究》1988年第1——4期目录[J].敦煌研究,1988(4):117-120. 被引量:4
-
4姚士宏.克孜尔石窟本生故事画的题材种类(一)[J].敦煌研究,1987(3):65-74. 被引量:5
-
5《敦煌研究》1987年第1——4期目录[J].敦煌研究,1987(4):103-104. 被引量:8
-
6宁强.从印度到中国——某些本生故事构图形式的比较[J].敦煌研究,1991(3):3-12. 被引量:7
-
7赵声良.敦煌早期故事画的表现形式[J].敦煌研究,1989(4):34-41. 被引量:7
-
8郭良.《投身饲虎本生》梵汉比照[J].南亚研究,2002(1):65-68. 被引量:1
-
9敦煌故事画(三)——大勇太子舍身施虎本生[J].丝绸之路,2005(4):58-59. 被引量:1
-
10王宁宇.嶂断时程写重深——麦积山一二七窟《萨(土垂)太子本生·车骑山行》图式结构辨识[J].美苑,2002(4):60-64. 被引量:2
-
1苏晋仁.佛藏辑要序[J].佛学研究,1995(0):272-272.
-
2梁忠.论冯友兰“天地境界”的儒教特征[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2(5):90-95.
-
3祁志祥.佛教“唯识无境”论对美学意境的影响[J].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7(3):43-47.
-
4李天道.老子“有无相生”说与中国美学“意境”之开放性[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3(2):69-74.
-
5曹冬仙.思路花雨——故事女孩黄思雨[J].中国校园文学(少年号),2009(12):32-33.
-
6王蕊.明代心学家陈献章退隐之乐的美学意境[J].大舞台,2015(9):249-250.
-
7如法放生 慈悲护生[J].法音,2014(7):1-1.
-
8谢彤,冯彬.道家与美学“意境”[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24(6):47-49. 被引量:4
-
9张晓莉,迟浩.关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部分重要内容的哲学美学解读[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4):10-10.
-
10府建明.净土宗和净土信仰[J].佛教文化,1998(3):39-41.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