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植物书写与当代诗歌的自然审美转型——以臧棣和沈苇的“植物诗”为中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植物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同时以丰富的形式美感和生命特质,成为诗歌的常见意象。中国诗歌的源头《诗经》《楚辞》开启了一个诗意化的草木世界,开拓并形塑了中国诗歌植物书写的审美范式,铸造了中国古典诗歌恒定悠远的植物书写传统,但是这种自然诗学范式在以现代性为追求的汉语新诗中逐渐萎缩。
作者
马春光
机构地区
山东大学诗学高等研究中心
出处
《长江文艺评论》
2024年第4期70-77,共8页
Changjiang Literature and Art Review
关键词
中国古典诗歌
当代诗歌
植物书写
汉语新诗
臧棣
沈苇
《楚辞》
诗学范式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0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4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1
罗振亚.
细无声处听“惊雷”(评论)--臧棣的植物诗简说[J]
.芳草(文学杂志),2021(5):242-244.
被引量:1
2
郭茂全.
为西部的植物立传——评沈苇的生态散文集《植物传奇》[J]
.扬子江(评论),2012(5):72-75.
被引量:2
3
王凌云..中国当代新诗植物意象研究[D].云南大学,2017:
4
西渡.
互为主体性与植物的智慧 臧棣植物诗在诗歌主题学上的发明[J]
.上海文化,2022(7):50-61.
被引量:3
5
赵奎英.
论自然生态审美的三大观念转变[J]
.文学评论,2016(1):145-153.
被引量:37
6
西渡.
“使用好你的渺小”——臧棣植物诗的方法论问题[J]
.当代作家评论,2022(3):180-188.
被引量:2
7
李倩冉.
“物诗”与抒情主体的位置——以冯至、郑敏与里尔克的差异为中心[J]
.文学评论,2020(4):90-97.
被引量:5
8
沈苇..书斋与旷野[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21:274.
9
马贵.
“自然”的教育——当代诗歌的另一条线索[J]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5):31-39.
被引量:1
10
姜涛.
从冯至的“山水”讲到臧棣的“植物学”[J]
.文艺争鸣,2023(6):146-157.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40
1
臧棣.
假如我们真的不知道我们在写些什么……--答诗人西渡的书面采访[J]
.山花,2001(8):81-93.
被引量:12
2
臧棣.
汉语中的里尔克[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2(3):33-37.
被引量:9
3
臧棣.
90年代诗歌:从情感转向意识[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1(1):70-71.
被引量:42
4
臧棣.
后朦胧诗:作为一种写作的诗歌[J]
.文艺争鸣,1996(1):50-59.
被引量:75
5
冯至.
外来的养分[J]
.外国文学评论,1987(2):3-8.
被引量:33
6
黄灿然.
多多:直取诗歌的核心[J]
.天涯,1998,0(6):76-80.
被引量:12
7
张大为.
郑敏访谈录[J]
.诗刊,2003(1):17-19.
被引量:8
8
唐晓渡.
芒克:一个人和他的诗[J]
.当代作家评论,2005(6):4-16.
被引量:1
9
[德]海德格尔著 熊伟 庆节译.《形而上学导论》[M].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被引量:10
10
[德]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
被引量:8
共引文献
44
1
周尚琴.
南宋山水画的符号修辞及审美经验——以《溪山清远图》为例[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18(3):365-374.
2
张羽华,陈淼鑫.
风景的内置:论袁宏诗歌创作的共同体意识[J]
.昭通学院学报,2024,46(3):54-64.
3
赵奎英.
生活世界与生态审美——中国当代美学重建的根基与指向[J]
.美学与艺术评论,2021(1):157-178.
4
郭茂全.
人类与植物生态间性的文学阐释——评迈克尔·波伦生态散文《植物的欲望》[J]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25(4):63-67.
5
周晓艳.
论阿来生态写作的审美特征——以《山珍三部曲》为例[J]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9(6):91-96.
被引量:1
6
侯海荣.
生态之思:《美人鱼》的影像策略[J]
.电影文学,2016(15):94-96.
7
叶继群.
论新疆作家的生态视阈和自然思想[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6(6):182-186.
被引量:3
8
李圣传.
理论的转场和学术转型——2016年文艺学学科状况及其理论动向[J]
.中国文学批评,2017(1):124-133.
9
吴子林,李晓波.
深入历史 回归当下——2016年度文艺学前沿问题研究要略[J]
.文艺争鸣,2017(5):109-117.
10
赵奎英.
美学的对象与美学的重建[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67(4):20-27.
被引量:8
1
赵目珍.
“再一次重建自己内心”——评沈苇的《诗江南》[J]
.文学教育,2022(22):17-17.
2
杜书瀛.
三年与诗为伍的日子——关于《当代汉语新诗考察》[J]
.南方文坛,2024(6):159-161.
3
孙敏.
地质学视阈下“张家界地貌”山水画创作研究[J]
.收藏与投资,2024,15(11):96-98.
4
林翠云.
丝路嗅景——以沈苇《西域记》为中心[J]
.写作,2024,44(5):50-58.
5
张清华.
石头与镜子与风景及其他——散谈几位当代诗人的诗作[J]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23(11):18-26.
6
熊英琴.
月亮燃烧的理由——沙冒智化诗歌艺术浅论[J]
.长江文艺评论,2024(4):112-116.
7
商轩.
店铺招牌——承载着商业的烟火气[J]
.商业文化,2024(21):94-95.
8
枣红马.
现代主义诗学的持续性发展——顾城《鬼进城》即“幸存者”三大诗人代表作解读之一[J]
.南腔北调,2024(12):20-39.
9
张宣文(整理).
育儿智慧大碰撞,每个家庭都有独门秘籍![J]
.父母必读,2024(12):92-94.
10
王采玉.
论卡夫卡的饥饿体验与禁食写作[J]
.台州学院学报,2024,46(5):81-88.
长江文艺评论
202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