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某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其病原学特征分析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的:分析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CRI)的发生情况及其病原学特征,为临床并发CRI患者的抗菌药物选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8月医院收治的324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的CRI发生情况,并分析患者并发CRI的病原学分布及其耐药情况。结果:324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中发生CRI的有68例,感染发生率为20.99%;68例并发CRI患者的标本中共检出7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38株(占50.00%,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革兰阳性菌35株(占46.05%,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为主)和真菌3株(占3.95%);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米诺环素的耐药率较低(<25.00%),而对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复方磺胺甲噁唑、氨曲南、阿米卡星、头孢唑林、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高(>65.00%);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利福平、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呋喃妥因的耐药率较低(≤25.00%),而对青霉素G、红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四环素、苯唑西林、克林霉素、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高(>65.00%)。结论: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的CRI发生率较高,并且其主要病原菌基本都具有较强的耐药性,临床在进行抗感染治疗时应尽量依据其病原学检查结果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以保证患者的抗感染治疗效果。
出处 《抗感染药学》 2024年第9期969-972,共4页 Anti-infection Pharmac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2

二级参考文献106

共引文献11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