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结合自动化专业特点的地方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探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自动化专业培养的本科生的定位与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原有的培养方案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情况,因此有必要结合实际情况对该专业的本科培养方案进行修订。有鉴于此,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相关高校在该领域的研究情况,然后依据广东海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系的实际情况,结合该系近年来在该专业本科培养方面积累的经验以及该专业的特点,对地方高校的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探究,提出了几条专业建设建议,对地方院校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实际本科人才培养有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价值。
作者
姜淏予
张大朋
机构地区
广东海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广东海洋大学船舶与海运学院
出处
《科学咨询》
2024年第20期18-21,共4页
关键词
自动化专业
地方高校
本科
人才培养方案
广东海洋大学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6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5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9
1
廖青华,常文平,刘毅.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一流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3(24):135-137.
被引量:2
2
王晓瑜.
基于“立德树人”的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探索[J]
.高教学刊,2024,10(6):148-152.
被引量:4
3
常京龙.
百万扩招背景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以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为例[J]
.船舶职业教育,2021,9(2):1-4.
被引量:2
4
李聪波,林利红,江桂云,曹乐.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一流本科人才培养探索——以重庆大学为例[J]
.高等建筑教育,2021,30(2):7-14.
被引量:4
5
王金莉.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J]
.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21,5(8):225-226.
被引量:3
6
胡堃,邓先明.
“双碳”目标驱动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
.煤炭高等教育,2022,40(2):128-132.
被引量:22
7
朱桂萍,于歆杰,康重庆.
新时代电气工程学科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2,42(8):3107-3116.
被引量:20
8
李强,陈令荣.
基于“1+X”证书的电气自动化专业建设改革[J]
.科学咨询,2022(23):120-122.
被引量:3
9
戴淮初.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J]
.南方农机,2023,54(9):164-167.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56
1
刘书阁.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品牌专业群建设思路与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2020(12):74-76.
被引量:1
2
李梦卿,邢晓.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重构研究[J]
.现代教育管理,2020(1):107-114.
被引量:99
3
章顺华,杨小品,张文华.
注册电气工程师制度下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综合改革研究[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20(34):128-130.
被引量:2
4
李九阳,陈立,胡广朝,赵庆明,李长雨.
新工科建设与工程教育认证相结合促传统专业内涵式发展[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3(2):85-89.
被引量:14
5
陈敏.
“1+x”证书制度下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改革研究[J]
.轻工科技,2021(1):149-150.
被引量:10
6
吴国强.
五年制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职业教育(下旬刊),2014(2):20-21.
被引量:3
7
李志义.
解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成果导向理念[J]
.中国高等教育,2014(17):7-10.
被引量:1374
8
朱高峰.
中国工程教育的现状和展望[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36(1):13-20.
被引量:99
9
赵莺燕.
基于学分制改革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J]
.亚太教育,2015,0(18):141-142.
被引量:8
10
李志义.
解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持续改进理念[J]
.中国高等教育,2015(15):33-35.
被引量:229
共引文献
52
1
陈丹丹,张秀宇,刘玉秋,韩晓菊,祝国强.
基于OBE理念的自动化专业软件类课程群教学改革探索[J]
.科教导刊,2023(13):71-73.
被引量:1
2
杜彦斌,曾丹.
“双碳”战略背景下机械类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16):95-98.
被引量:1
3
申伟.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电气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郑州工商学院为例[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10):146-148.
被引量:2
4
常文平,廖青华,赵筱赫,李沣霖.
基于多学科交叉融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一流专业建设实践探索[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2):85-87.
被引量:7
5
曾进辉,张阳,兰征,罗朝旭.
电气类一流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机制研究与实践——以湖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J]
.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22,6(3):210-211.
被引量:4
6
王瑞月.
“双碳”背景下皮革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分析[J]
.中国皮革,2022,51(11):62-66.
被引量:2
7
苗玉刚,何玉辉.
智能制造视域下高职智能控制技术专业群人才培养探索[J]
.装备制造技术,2022(10):191-193.
被引量:5
8
冀浩然,宋关羽,于浩,王智颖,赵金利,李鹏.
含高比例分布式能源的新型配电系统虚拟仿真实验平台[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23,40(1):66-70.
被引量:2
9
戴淮初.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J]
.南方农机,2023,54(9):164-167.
被引量:3
10
郎超男,徐乐,朱玉斌.
“新工科”背景下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与实践——以师范院校为例[J]
.南方农机,2023,54(16):192-194.
被引量:1
1
国产高算力光芯片“太极”问世[J]
.市场瞭望,2024(7):26-26.
2
卢闻,曾爱国,王嗣岑,张杰.
中医药文化融入医药学研究生思政教育的探索[J]
.继续医学教育,2024,38(10):122-125.
3
李世姣,李华东,黄敏,刘源,卢鹿.
校企合作背景下工程造价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及思考[J]
.大众科技,2024,26(5):118-122.
4
沈俣,杨晓江.
产教融合形态演化视域下新工科人才培养实践模式研究[J]
.中国高校科技,2024(10):51-55.
5
沈雪峰,冯乃杰,赵黎明,郑殿峰.
基于“一贯穿三融合”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广东海洋大学作物学学科为例[J]
.现代农业研究,2024,30(11):104-107.
6
李海江.
乌拉盖草原河道治理方案探究[J]
.内蒙古水利,2024(8):58-59.
7
相华.
园林绿化病虫害的防治方案探究[J]
.中华传奇(上旬),2022(16):0199-0201.
8
刘志新,罗育超.
地质类专业招生模式及人才培养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2024(26):9-12.
9
王占锋,方秉俊,杨群.
职教本科背景下风景园林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以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为例[J]
.现代园艺,2024,47(22):193-194.
10
刘群.
高校“1115”党建新模式的实践探索——以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为例[J]
.新丝路,2024(32):0149-0151.
科学咨询
2024年 第2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