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心理诱导和互动式行为干预对儿童乳牙龋齿治疗效果和配合度的影响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目的探究分析心理诱导和互动式行为干预对儿童乳牙龋齿治疗效果和配合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8月在台州市中心医院儿童口腔科接受儿童龋病治疗的儿童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3~8岁,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儿童仅进行口腔常规治疗,观察组儿童在诊疗前后实施心理诱导和互动式行为干预。统计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家长满意度及患者配合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05,P<0.05);观察组总配合率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01,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8.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72,P<0.05)。干预前,观察组儿童焦虑量表得分为(15.67±2.78)分,对照组为(15.08±2.86)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23,P>0.05);干预后,两组焦虑量表得分均有所下降,且干预后观察组焦虑量表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7.67±1.74)分vs.(13.54±3.21)分],两组焦虑量表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379,P<0.05)。观察组单次治疗时长为(9.07±2.16)min,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89±4.6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53,P<0.05);观察组Houpt评分为(4.40±0.3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20±0.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58,P<0.05)。结论心理诱导和互动式行为干预可增加患儿配合度,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 陈玲玲
出处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4年第17期3335-3338,共4页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of China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6

二级参考文献86

共引文献6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