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肠道息肉的临床效果研究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胃肠道息肉患者的临床指标、炎症因子、免疫指标水平变化,为临床治疗胃肠道息肉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敦化市中医院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71例胃肠道息肉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常规组(35例,常规内镜下电凝切除术)和EMR组(36例,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前与术后1d炎症因子水平,术后1d红细胞免疫功能,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和复发情况。结果与常规组比,EMR组患者手术时间、息肉切除时间、术后首次进流食时间均更短,出血量更少,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与术前比,术后1d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钙素原(PCT)水平均呈升高趋势,但EMR组较常规组均更低;与常规组比,术后1dEMR组患者血红细胞膜表面分化抗原58(CD58)、血红细胞膜表面分化抗原59(CD59)、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3(LFA-3)水平均更高(均P<0.05);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内镜下电凝切除术比,胃肠道息肉患者采用EMR治疗可有效改善围术期指标,控制炎症反应,保护免疫功能,减少并发症,安全性高,患者预后良好。
出处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16期58-60,共3页 Modern Medicine and Health Research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1

二级参考文献92

共引文献14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