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融合与开放:新时代教育对话的坚守与创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教育对话让教育主体之间信息共享、情感共鸣,实现价值趋同。教育对话的本质属性体现为融合,教育对话的时代发展体现为开放。新时代教育环境中,聚焦教育对话融合和开放属性,一方面,始终坚守教育对话的初心和愿景,另一方面,不断创新教育对话的内容和形式,从而构建教育主体之间更加和谐生动的关系,增进彼此理解、互相尊重、友好协作、交互内生,提升育人成效。
作者
倪志刚
机构地区
浙江省乐清市教育研究培训院
出处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4年第6期6-8,共3页
关键词
教育对话
融合
开放
坚守
创新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7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姜娜,王丽丽.
后现代主义视阈下的师生关系重构[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7(10):44-45.
被引量:4
2
王辉.
试论教育对话生态环境的创设[J]
.教育与职业,2015(6):169-171.
被引量:1
3
陈娜.
论教育对话的融合品性[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6(9):4-7.
被引量:1
4
胡华.
课堂对话如何促进教育公平实践——基于社会文化理论的考察[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3,35(1):29-36.
被引量:8
5
濮琳.
儿童哲学:与儿童进行“关心”对话的教育[J]
.当代教研论丛,2023,9(4):6-9.
被引量:1
6
申国昌,白静倩.
对话交融中的教育觉醒——雅斯贝尔斯教育交往理论对教育交往史研究的启示[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24(1):141-148.
被引量:3
7
周可心.
教学对话:实然探寻与困境破解——基于教育社会学视角的分析[J]
.教学研究,2024,47(1):55-60.
被引量:2
8
黄辰昕,肖绍明.
主体化教育中“学”与“教”的融合——来自朗西埃和列维纳斯的教育对话[J]
.教育导刊,2024(2):13-22.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57
1
李昀.
将-来的书写:德里达的幽灵政治学探微[J]
.文艺理论研究,2021(1):189-197.
被引量:3
2
陈旭远.
关于交往与教学交往的哲学认识[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5):86-92.
被引量:50
3
梦海.
交往是人类大同之路——论雅斯贝尔斯的交往理论[J]
.求是学刊,1998,25(5):39-42.
被引量:18
4
姚文峰.
后现代主义知识观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
.教育探索,2004(7):70-72.
被引量:33
5
李小红.
论我国课堂教学交往的缺场与失当[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4(7):56-59.
被引量:14
6
仇晓春,甄丽娜.
关注学校隐性课程 创设对话教育生态[J]
.基础教育参考,2004(12):6-8.
被引量:1
7
张天宝.
试论教育对话及其基本特征[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3):102-106.
被引量:24
8
方元山.
论对话与德育[J]
.中国教育学刊,2006(1):23-25.
被引量:9
9
邬志辉.
论教育实践的品性[J]
.高等教育研究,2007,28(6):14-22.
被引量:43
10
李社教.
对话与交往:后现代主义视域中的师生关系[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7(4):148-152.
被引量:19
共引文献
13
1
史芸.
影响“卓越教师”培养工程有效性的四个因素[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6,37(1):105-112.
被引量:1
2
汪昌权,杜志强.
关系、刺激、情境视角下的教师权力与师生关系[J]
.教育导刊(上半月),2016(9):33-35.
3
葛磊,秦羽柔,郑太年.
初中阅读课堂教学的区域差异和改革进路——基于全国30个省市的“优课”视频分析[J]
.基础教育,2023,20(3):37-51.
4
刘子涵,黄亚婷.
我国中小学课堂话语互动失效现象的归因探究——基于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的思考[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50(6):133-141.
被引量:5
5
黄单,沈月娣.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镇中学师生冲突的形成及化解策略[J]
.甘肃教育研究,2023(12):93-97.
6
肖依晨,李德方.
职业教育数字化项目教学的内涵特征、价值指向与设计原则——基于活动理论视角的分析[J]
.职业技术教育,2024,45(11):37-42.
7
周新军,李振兰.
基于IRF理理论的高中数学课堂对话教学策略研究[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24(7):41-43.
8
顾炜萌,岳欣云.
教学反馈力提升的现实困境和实践重构[J]
.教师教育学报,2024,11(4):106-113.
9
闵兢,李波.
“主题陈述+应用实践”模式在“社会学概论”课程教学中的运用——以H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为例[J]
.改革与开放,2024(8):32-38.
10
黄冕.
OBE理念视角下教师教育者的角色转换及其实践路径[J]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24,40(7):18-26.
1
狄蕊红,孙中晶.
框架建构与价值阐释:人文秦岭在地方新闻报道中的呈现[J]
.新闻知识,2024(4):10-17.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4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