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世纪兴起的精神分析与图像学为艺术作品的内容、象征和意义问题提供了新视角,在这一背景下,肯尼斯·克拉克、夏皮罗和贡布里希分析弗洛伊德《达·芬奇的童年记忆》一书的理论得失,同时结合对个人心理与公共环境的关系的思考,得出关于艺术作品意义的不同理解。克拉克和夏皮罗在接受弗洛伊德“深-浅意义”论的基础上分别侧重个性发展的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贡布里希则致力于重建意义理论,艺术作品的核心意义取决于社会功能语境,而非创作者的私密情感。
出处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5-147,共13页
Literature & Art Stud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