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系统梳理历代阳痿针灸治疗思路,发现早期更侧重于从“形”的角度,针对病位;其后更侧重于从“用”的角度,着眼于补肾壮阳;民国时期在西医东渐和日本针灸影响下,又转向重视“形”,立足于神经生理学知识;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向传统中医理论回归的趋势下,采取“形用结合”的方法,对现代针灸临床教育影响深远。研究表明,阳痿针灸治疗思路历史变迁的背后是基于中医理论对该病认识的几番转变。由此提示,在针灸学术的历代传承过程中,知识性内容存在演化变迁的特点,对于当下习以为常的表述与认知,更需要放宽视域,系统考察,深入辨析。
出处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500-506,共7页
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
基金
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12021A034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873390)
中国中医科学院优青人才专项项目(ZZ13-YQ-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