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重建国民性”与新时代中国文学的鲁迅传统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20世纪90年代,后殖民主义理论引进到当代中国的文化界后,引起众声喧哗。首先是王一川等人以“东方学”为“批判的武器”,对张艺谋的电影进行了后殖民主义批评。他们认为《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等获得西方大奖的张艺谋电影,其中不少文化符号的表达是刻板的,渲染了一个神秘的东方中国形象.
作者
易文杰
机构地区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
出处
《创作评谭》
2023年第5期53-56,共4页
关键词
《大红灯笼高高挂》
张艺谋电影
后殖民主义理论
《菊豆》
王一川
东方学
文化符号
国民性
分类号
J90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99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王一川.
我性的还是他性的“中国”?——张艺谋影片的原始情调阐释[J]
.中国文化研究,1994(4):67-72.
被引量:14
2
冯骥才.
鲁迅的功与"过"[J]
.收获,2000(2):123-126.
被引量:59
3
王晴飞.
后殖民视野中的鲁迅与“国民性批判”[J]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10(1):80-85.
被引量:2
4
王彬彬.
当代中国的诡谋文艺[J]
.文艺研究,2012(8):32-39.
被引量:16
5
周保欣.
“名物学”与中国当代小说诗学建构——从王安忆《天香》《考工记》谈起[J]
.文学评论,2021(1):67-75.
被引量:12
6
徐勇.
“非虚构小说”、“元叙事”技法与经验破碎时代的文学表达[J]
.当代作家评论,2023(1):124-130.
被引量:1
7
刘奎.
重探新诗的诗歌精神与历史想象力[J]
.广州文艺,2018,0(12):115-120.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9
1
臧棣,王家新,王晓渔,陈超,张桃洲.
我们时代的诗歌(笔谈)[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7(4):134-135.
被引量:1
2
陈超.
重铸诗歌的“历史想象力”[J]
.文艺研究,2006(3):4-13.
被引量:20
3
许寿裳.《回忆鲁迅》[A]..《鲁迅回忆录(专著)》(上册)[C].北京出版社,1999年1月..
被引量:3
4
《鲁迅全集》第六卷第30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被引量:11
5
张德祥:《历史题材电视剧:令人堪忧的权谋文化观》,载《深圳特区报》2003年6月9日.
被引量:1
6
《作家、评论家直指当下文学创作弊端》,载《中华读书报》2011年11月2日.
被引量:1
7
沈金浩:《权谋文化繁衍的内在机理》,载《深圳特区报》2003年8月4日.
被引量:1
8
多丁立平:《人格与社会》,中国铁道出版社2002年,第119页,第105~107页.
被引量:1
9
罗雪挥.
厚黑:丧失理想的“成功术”[J]
.中国新闻周刊,2008(46):90-92.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99
1
钟良鸣,白浩.
民粹与启蒙的混合:艾芜改造国民性路径新论[J]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1(2):198-211.
被引量:1
2
刘中树,曹志远.
论鲁迅笔下底层人物形象精神状态的生成过程[J]
.华夏文化论坛,2023(1):49-57.
被引量:1
3
董晓.
接受的嬗变与影响的终结——论俄苏文学在中国的命运[J]
.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2019(1):64-72.
4
王志明.
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内涵及其在文学实践中的体现[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17(3):3-12.
5
张蔚.
后殖民批评与世纪之交的“国民性”讨论[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0(2):114-117.
被引量:1
6
路文彬.
论鲁迅启蒙思想的历史局限[J]
.书屋,2003(1):20-34.
被引量:19
7
潘世圣.
关于鲁迅的早期论文及改造国民性思想[J]
.鲁迅研究月刊,2002(9):4-13.
被引量:24
8
李新宇.
面对世纪末文化思潮对鲁迅的挑战(一)——兼及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现实合法性问题[J]
.鲁迅研究月刊,2000(11):4-11.
被引量:2
9
汪卫东.
变化的语境与鲁迅作为资源的意义[J]
.鲁迅研究月刊,2005(4):16-19.
被引量:3
10
郭若平.
“鲁迅风波”:当代中国思想史的一个侧面[J]
.当代中国史研究,2005,12(3):38-48.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4
1
王璞.
中国先锋派小说家的博尔赫斯情结:重读先锋派[J]
.中国比较文学,1999(1):36-49.
被引量:2
2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顾良.
心理学与文学[J]
.文艺理论研究,1982(1):145-154.
被引量:12
3
刘奎.
重探新诗的诗歌精神与历史想象力[J]
.广州文艺,2018,0(12):115-120.
被引量:2
4
刘小新.
重写台湾文学史中的“南方问题”[J]
.东南学术,2019,0(2):203-214.
被引量:2
5
杨庆祥.
新南方写作:主体、版图与汉语书写的主权[J]
.南方文坛,2021(3):49-53.
被引量:53
6
孙郁.
《北流》札记[J]
.南方文坛,2022(2):68-73.
被引量:2
7
李德南.
世界的互联和南方的再造——《潮汐图》与全球化时代的地方书写[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2(7):49-67.
被引量:7
8
王思远.
蛙眼的蜃景与虚构的疆域--论林棹《潮汐图》的历史虚构及其边界[J]
.当代文坛,2022(6):91-97.
被引量:3
9
林培源.
“去帝国”的虚构之旅——论林棹《潮汐图》的叙事特质[J]
.当代作家评论,2022(5):164-170.
被引量:2
10
陈培浩.
“新南方写作”与当代汉语写作的语言危机[J]
.南方文坛,2023(2):44-48.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1
1
易文杰.
虚构·地方性·世界中——评林棹《潮汐图》兼论“新南方写作”的先锋性问题[J]
.写作,2024,44(4):86-95.
1
殷涛.
“满江红”为什么这么红[J]
.当代教育家,2023(3):78-80.
2
靳佳欣.
电影中的视觉语言——浅析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J]
.传播力研究,2023,7(14):44-46.
3
郭小丽,王玉堂.
季羡林治学方法探赜[J]
.泰山学院学报,2023,45(3):107-110.
4
贾东亮,杨爽,于在洋.
说“人话” 切热点 有态度 重互动——“浙江宣传”破局出圈的启示[J]
.新闻世界,2023(10):13-15.
5
张东锋.
主流媒体视频评论表达策略探究[J]
.新闻战线,2023(17):77-79.
6
范静航.
表现主义美学方法下的中国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舞台表现形式创新[J]
.艺术评鉴,2023(11):169-173.
7
无.
梅韵千秋 流芳两岸——海峡两岸梅兰芳艺术文化周综述[J]
.台湾工作通讯,2023(9):30-31.
8
李孟舜.
刘大任文学创作中的鲁迅传统[J]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23(1):17-23.
9
杨有楠.
论阎连科对鲁迅“文学遗产”的叛离与继承——以阎连科的乡土小说为考察中心[J]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2(4):80-97.
10
徐曼,王紫菡.
从《满江红》看张艺谋电影的跨文化传播[J]
.新闻研究导刊,2023,14(13):37-40.
被引量:2
创作评谭
2023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