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情志病首见于明·张介宾之《类经》,包括情志异常疾病以及因情志异常而表现以躯体症状为主的疾病,如郁证、百合病、脏躁证、梅核气、癫狂、痫病等,与现代医学精神、神经、心理等方面的疾病相关,如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1]。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也表明现代多数疾病与社会、心理等因素密切相关。情志病具有病因复杂及症状多样性;且长期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易产生躯体耐受及精神依赖等不良反应[2];同时,本病迁延不愈亦能引发他病,故加强对中医药防治情志病治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出处
《湖北中医杂志》
2023年第10期38-41,共4页
Hube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医大师周仲瑛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发[2010]59号)
全国和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基层工作站建设项目-周仲瑛传承工作室(苏中医科教[2018]3号)
江苏省(社会发展)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项目编号:BE2019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