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是一种以胃肠道组织中大量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异常浸润为特征的少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可发生于各年龄段,好发于30~50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总体发病率为1/10万~30/10万[1,2]。本病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研究发现本病可能因变应原与胃肠组织接触后在胃肠壁内发生抗原-抗体反应,释放出组胺类血管活性物质触发的过敏反应及炎症反应有关[3]。本病按部位分为局限性和弥漫性,按浸润程度分为黏膜病变型、肌层病变型及浆膜病变型[4]。本病临床表现多样且缺乏特异性,因而诊断较为困难。本研究对我院近20年来临床资料完整的16例黏膜病变型EG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消化内镜联合病理学检查对黏膜病变型EG的诊断价值,通过认识黏膜病变型EG的消化内镜及病理学表现特点,提高诊断率。
出处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3年第8期92-94,共3页
Modern Medicine Journal of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