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66年,上海宝山区顾村朱家巷出土了一座明代墓葬。考古报告记录,墓穴中保存有大量较为完整的明代文房用品与香具,其中多数物件雕饰精美,材质奢豪,因此该墓葬被多数研究确立为明代文人雅具的重要考古依据。但据学者刘芝华考证,该墓主人朱守城的身份并非明代文人,徐学谟撰写的墓志揭示了其真正身份为万历年间一位以农起家的富人。同时,墓葬中出土大理石笔屏形制之舛误,为考古视角提供了新的入口。该文以历史构想下朱守城之附庸风雅作为切入点,以大理石屏为线索,揭示明代末期文人长物雅玩与富商之间的交互关系,还原明末历史情境下士商之间的适意与迷茫。
出处
《美术教育研究》
2023年第15期41-45,共5页
Art Education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