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时期小说与中国古典文学传统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一现代性的思想背景新时期小说与古典文学关系受到现代性思想特征的突出影响。无论是新文学的历史传统还是新时期的现实情境,都是以现代性为基本方向和文化表征。现代性与古典文学之间的巨大张力,构成了新时期小说与古典文学关系的决定性前提。新文学是在20世纪初国家危难之际诞生的。
作者
贺仲明
机构地区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09年第1期11-20,共10页
Yangtze Jiang Literary Review
关键词
新时期小说
古典文学艺术
新时期作家
现代性
五四新文学
古典文学传统
中国古典文学
文学关系
小说技巧
中国古典小说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10
同被引文献
128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6
1
吴承学,李光摩.
晚明心态与晚明习气[J]
.文学遗产,1997(6):65-75.
被引量:48
2
林舟.
永远的寻找——苏童访谈录[J]
.花城,1996,0(1):105-111.
被引量:64
3
王蒙.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谈我国作家的非学者化[J]读书,1982(11).
被引量:1
4
(德)威廉·冯·洪堡特(Wilhelm,Von,Humboldt)著,姚小平译..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408.
5
冯文炳著..冯文炳选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479.
6
许怀中著..鲁迅与中国古典小说[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318.
共引文献
110
1
史笑添.
“大病则大佳”——论晚明士人的疾病体验与性灵思想[J]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2(1):438-456.
2
李涛,刘锋杰.
知识分子过剩与社会价值裂变——晚明性灵文学思想诞生新论[J]
.社科纵横,2008,23(4):95-99.
被引量:2
3
闫兰娜.
论苏童小说的语言艺术[J]
.飞天,2009(12):18-19.
4
吴雪丽.
苏童的文学史意义及其问题[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2(2):134-138.
被引量:1
5
丁和根.
跋涉于亦幻亦真的心理夹缝──论李伯元的游戏心态[J]
.学术月刊,1999,31(8):64-70.
6
熊珵,王芳.
苏童女性系列小说的画面感[J]
.魅力中国,2009,0(15):116-116.
7
陈岩.
篆刻“明人习气”现象管窥(二)[J]
.书法,2013,0(8):72-73.
8
缪 倩.
母题演绎 意象书写——苏童小说创作浅探[J]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54-57.
被引量:1
9
李灵年,陆林.
晚明曹臣与清言小品《舌华录》[J]
.中国典籍与文化,2001(1):80-85.
被引量:2
10
樊星.
论八十年代以来文学世俗化思潮的演化[J]
.文学评论,2001(2):24-32.
被引量:25
同被引文献
128
1
张炜.
从“辞语的冰”到“二元的皮”——长篇文体小记[J]
.当代作家评论,2001(3):4-7.
被引量:11
2
李怡.
“民国文学”与“民国机制”三个追问[J]
.理论学刊,2013(5):113-117.
被引量:23
3
贺仲明.
文学批评与文学史构建中的外在因素影响——以丁玲等文学史评价为中心[J]
.理论学刊,2013(8):117-121.
被引量:2
4
王瑶.
中国现代文学与古典文学的历史联系[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23(5):3-16.
被引量:35
5
廖仲安.
漫谈反对封建主义与古典文学研究[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1):2-9.
被引量:1
6
董之林.
当代小说的传统延伸[J]
.扬子江(评论),2010(2):23-32.
被引量:2
7
张隆溪.
乌托邦:观念与实践[J]
.读书,1998,0(12):63-70.
被引量:23
8
张炜.
看不见的文学[J]
.南风窗,2013(13):90-92.
被引量:2
9
雷达,任东华.
新世纪文学初论——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的走向[J]
.文艺争鸣,2005(3):6-16.
被引量:32
10
贺绍俊.
“还贷”的新世纪:海峡两岸汉语写作的积极挑战[J]
.文艺争鸣,2005(4):37-38.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7
1
贺仲明.
从本土化与民族化角度反思新文学[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85-90.
被引量:8
2
雷鸣.
新世纪长篇小说文体“本土化”的向度及反思[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40(1):170-176.
被引量:3
3
汤翔鹤.
近年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趋向及问题——基于学术论文的考察[J]
.南方文坛,2014(6):23-31.
被引量:1
4
丁兰兰.
论古典文学研究的现实思考[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5,31(6):100-101.
5
韩松刚.
含混的“诗意”:小说写作的一种美学倾向[J]
.文艺争鸣,2016(12):37-43.
被引量:2
6
朱军.
作为古典文学经典的《聊斋志异》与网络文学的互动问题[J]
.蒲松龄研究,2022(3):17-29.
7
牛佳欣.
新世纪文学与中国古典文学传统——以贾平凹、莫言为中心[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6(4):15-19.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端传妹,金春平.
论新时期江苏地域文化小说创作的审美生成[J]
.当代文坛,2011(4):48-51.
被引量:2
2
张利群.
文学批评中国经验的价值取向构建[J]
.江西社会科学,2011,31(9):80-84.
被引量:2
3
马晖,王万鹏.
生命悲剧意识和文化悲剧意识的交织——老舍悲剧意识的精魂[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0(5):21-26.
被引量:4
4
张利群.
论当代文学文化自觉标志的三位一体构成与建构[J]
.中国文学研究,2013(4):10-14.
5
罗贻荣.
“马小跳现象”的跨文化传播分析[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57-61.
被引量:6
6
王华伟.
来自乡土的“呐喊”——兼论贾平凹的中国经验[J]
.当代文坛,2017(6):63-67.
7
丁琪.
“中国故事”与文学民族化理论自觉[J]
.当代作家评论,2019(5):4-10.
8
杨雨菲.
20世纪80年代长篇小说的两种新形式探索——以《平凡的世界》和《浮躁》为例[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1(10):118-121.
9
何同彬.
“不爱”之“爱”,或关于“自我的批评”——韩松刚文学批评漫议[J]
.南方文坛,2023(5):42-46.
10
张乌兰.
21世纪前二十年蒙古国文学发展动向[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9(5):90-95.
1
吴红.
古典文学形象的艺术稳定性和变异性[J]
.当代文坛,1982(11):36-39.
2
刘霞云.
有意味的形式与表达——论《秦腔》文备众体的叙事功能[J]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4,14(1):106-110.
被引量:1
3
何健.
《菉竹山房》与中国古典文学传统[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2):193-195.
4
段从学.
现代新诗视野与古典文学传统[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4(4):136-138.
5
王鹍.
中国文学研究的新视野[J]
.博览群书,2010(1):42-44.
被引量:1
6
刘慧.
人生无常——读白先勇的《台北人》[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09(11):94-95.
7
吴东范.
谈李清照词的感情表现[J]
.佳木斯师专学报,1991,9(4):38-40.
8
陈立群.
网络文学中的古典文学传统[J]
.文艺评论,2007(3):49-53.
被引量:6
9
良狮益友.
为中国古典文学艺术增色的青楼[J]
.金色年华,2011(10):46-46.
10
冉红音.
鲁迅小说与中国古典文学传统研究综述[J]
.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7,0(2):87-94.
扬子江(评论)
200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