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为一名政治家,毛泽东没有将公与私视为孤立的道德命题。从走中国自己的现代化道路的经济实践经验中,毛泽东逐渐形成了“公私兼顾”的政治经济学话语。“公私兼顾”的话语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直延续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由公私双方“兼顾合作”发展生产的经验,发展为社会主义改造的“公私兼顾”“劳资两利”方针,再到社会主义制度下调整人与人关系的“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源于经济生活的公私“相兼顾”突破了“相对立”的传统认知,这不仅表达出毛泽东对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相结合的思考,也为实现公私兼融的社会生活提供了思想契机和行动指向。
出处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8-65,共8页
Modern Philoso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