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课堂异向交往话语:内涵、向度和价值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交往话语作为一种思路各异的“话语”,其体现在课堂上是学生的话语超出教师预设的话语域或话语区间,是真实场景中的“例外”,师生互动中的“杂声”,教学预设外的“生成”。异向交往话语的显现与衍生促使课堂从静态预设走向动态生成,师生交往从单向告知走向视域融合,学生学习从被动接受走向主动探究,凸显出教学的本真样态。根据异向交往话语本身的未知性与不确定性,可从基于不确定性的开放议题,遵循对话精神的真实倾听,依据复杂思维的多元理解的三维角度出发,促发课堂异向交往话语的涌现。
作者 曹敏 安瑞霞
出处 《课程教学研究》 2023年第4期15-22,共8页 Journal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基金 江苏师范大学2022年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小学数学课堂异向交往话语的研究”(2022XKT046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2

二级参考文献53

共引文献323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