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叶天士“渗”法内涵新考与临床探赜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渗湿于热下”源自叶天士《温热论》。在外感温病邪气初犯肺卫的阶段,多数医家普遍以“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为治疗准则。“透”法以透解邪热为主,“渗”法多指渗利湿热,但“渗”之寓意不止于治疗外感湿热病邪,更可以“渗法”之名应用于内伤杂病的治疗中,拓展临床症治范围。本文新考“渗”湿本义,从温病领域阐述“渗”法的病势特点,“趋势向下”“针对湿”“透”“渗”有先后等方面,是对中医临床思维的再启发。并以《临证指南医案》为基,总结叶天士淡渗用药特点以体现“渗湿于热下”新思考下的临床验案实例。结论为“渗湿于热下”纲领性理论是依据湿邪性质得出的,应举“甘淡”之味,以通利为宗,浑圆气机,欲得邪解病痊之果。希冀有助于医者提高温病理论认识并扩展临床应用度。
出处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477-481,共5页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引导项目(LH2020H080) 黑龙江省中医药经典普及化研究专项课题(ZYW2022-023)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创新科研项目(2022yjscx002)。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7

  • 1黄英志主编..叶天士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1071.
  • 2(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867.
  • 3(汉)班固,撰..汉书 1-12[M],1962.
  • 4《古代汉语字典》编委会编..古代汉语字典 彩色本 最新修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3:1298.
  • 5王仕奇..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祛湿法用药特点和应用规律研究[D].云南中医药大学,2020:
  • 6钱伟强,王敏,马晓峰.论《金匮要略》“分消法”及其证治规律[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5(2):378-381. 被引量:9
  • 7严名扬,黄悦,谢明坤,郝振芬,唐臻一,王宁.论气指称事态时序性处理方式的预设和途径[J].光明中医,2021,36(24):4103-4108. 被引量:1
  • 8(明)李时珍著..本草纲目 第1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685.
  • 9(明)张介宾(景岳)原撰,郭教礼,张西相等主编..类经评注 下[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191.
  • 10盛增秀主编..王孟英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948.

二级参考文献46

共引文献52

同被引文献55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