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守正品格与创新融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典籍里的中国》等系列作品研究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守正创新为基调,近年来推出了《典籍里的中国》《美术里的中国》《唱片里的中国》《夏天里的中国》等十档力作,以系列作品的方式向用户展示了中国价值、中国格局和中国气派。该系列作品通过挖掘、接续与建构集体记忆实现持中守正的主流品格,又以“多维模态”“多元参与”“多栖传播”的创新融合理念,实现意义的有效传播,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作者
陈新进
机构地区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处
《南方传媒研究》
2022年第6期68-72,共5页
Nanfang Media Research
关键词
广电总台
视听传播
媒体融合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070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7
1
胡百精.
互联网与集体记忆构建[J]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4(3):98-106.
被引量:186
2
罗国杰.
关于集体主义原则的几个问题[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6):36-39.
被引量:63
3
骆郁廷,陈娜.
论“化人”之“文”[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1):120-125.
被引量:23
4
朱永生.
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J]
.外语学刊,2007(5):82-86.
被引量:1733
5
付丽.
感官征服:“单向度”视角中网络媒介的文化功能[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1(9):101-103.
被引量:5
6
郑欣,朱沁怡.
“人以圈居”:青少年网络语言的圈层化传播研究[J]
.新闻界,2019(7):25-36.
被引量:62
7
慎海雄.
感悟百年苦难辉煌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奋力打造国际一流新型主流媒体[J]
.电视研究,2021(7):4-13.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40
1
陈春声.
走向历史现场[J]
.读书,2006(9):19-28.
被引量:91
2
张亚斌,黄吉林,曾铮.
城市群、“圈层”经济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经济地理学理论视角的分析[J]
.中国工业经济,2006(12):45-52.
被引量:53
3
胡壮麟.
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1):1-10.
被引量:1406
4
[美]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4页.
被引量:21
5
[英]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
被引量:4
6
[法]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刘北城、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273页.
被引量:1
7
尚实.用非道德的办法解决道德问题-如何看待现阶段的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N].社会科学报,2003-08-14(1).
被引量:1
8
茅于轼.青年不要空谈理想赚钱本身就是为人民服务[N].河南商报,2009-11-16(A11).
被引量:1
9
[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被引量:19
10
赫伯特·马尔库塞.张峰 吕世平译.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1993.7..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2070
1
王美霞.
以文化人:高品质育人的应然之举[J]
.中小学班主任,2022(23):57-59.
2
李红艳.
感官秩序与媒介实践:一项短视频与乡村文化接触行为的实证研究[J]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22(1):23-44.
3
邱月.
编织记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互联网视频中的灾难叙事[J]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21(1):103-126.
被引量:1
4
蓝玲,张道振.
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下的儿童诗歌翻译研究——以《海盗的故事》汉译为例[J]
.译苑新谭,2021,2(2):94-103.
被引量:1
5
何湘君,冯英慧.
多模态视域下中国题画诗《竹石》的图文意义建构[J]
.语言与文化研究,2022,23(2):281-285.
6
倪亦融,陈天乐,陈景辉.
疫情背景下对集体主义精神的再思考[J]
.语言与文化研究,2022,22(1):209-215.
7
卢建兴,陈萍.
多模态教学在商务英语综合实训中的设计与应用[J]
.语言与文化研究,2022,22(1):98-102.
8
樊雨,胡昌平.
胡杨精神集体记忆的生产与传播[J]
.新闻传播,2021(22):4-7.
9
仲建琴.
疫情下“英雄叙事”的多模态话语分析[J]
.新闻传播,2021(4):12-14.
10
陈新.
基于多模态理论框架的汉语视听说教学模式设计与研究[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2(S01):116-122.
被引量:12
同被引文献
4
1
吴道锷.
用地域文化打造媒体品牌[J]
.中国记者,2015(7):77-77.
被引量:6
2
俞吉吉,魏志阳.
让文物“活”起来才是好的文博报道——以浙江新闻客户端文博专栏《镇馆之宝》为例[J]
.传媒评论,2020(1):60-62.
被引量:1
3
李培,黄堃媛.
传统文化融媒报道创新路径浅析——以南方+“节气说”栏目为例[J]
.南方传媒研究,2022(4):12-16.
被引量:2
4
宋文丽.
地方融媒体短视频新闻的现状及创新路径研究[J]
.新闻研究导刊,2023,14(1):129-131.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1
1
罗文鹏.
全媒体视域下地市级媒体地域文化报道创新策略研究[J]
.新闻研究导刊,2023,14(2):176-17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曲美慧.
地市级媒体发展现状调研报告[J]
.新闻文化建设,2023(22):54-56.
2
李明.
电视新闻与地方文化的融合:地域特色报道的探讨[J]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4(13):7-9.
1
姜泽玮.
智媒时代的听觉转向、听觉审美与听觉场景[J]
.青年记者,2023(2):35-37.
被引量:6
2
胡岑岑.
网络视听内容生产传播的平衡之道[J]
.青年记者,2023(1):27-30.
3
夏子博.
现代媒介中古典音乐的视听传播——以 B 站账号“XSO 西安交响乐团”为例[J]
.传播力研究,2022,6(35):19-21.
4
刘庆宇,马勇军.
课程理论的“中国气派”刍议[J]
.教育探索,2022(11):1-6.
5
黄楚新,薄晓静.
深度融合下主流媒体助力社会治理的创新路径[J]
.南方传媒研究,2022(5):56-61.
被引量:7
6
阎芳,单思梦.
《遇鉴文明》:构建中外文明互鉴视听新场域[J]
.新闻战线,2022(22):84-88.
7
孙姗.
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课程开发[J]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2023(2):54-55.
8
巴胜超.
中华民族共同体形象三境:“入眼悦耳”“身体力行”“无象入心”[J]
.民族艺术,2022(6):37-45.
被引量:4
9
张祖英.
关于中国油画现状的思考[J]
.美术观察,2023(1):53-59.
被引量:2
10
创新实践“近邻监督”厦门思明 做实做强基层监督[J]
.瞭望,2023(4):53-53.
南方传媒研究
2022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