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历史解释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历史解释素养对学生的“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学教材”转向为“评史实”,强化历史学科的表达能力[1]。任何一种对历史事件本身带有主观色彩的记述、阐释都是历史解释。所有的历史,都无法还原真正的历史。历史解释不是随意解释,而是在客观理解历史事物的基础上,对历史进行辨析、阐释,要求学习者能从较高的境界领悟历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内化历史知识,发展历史思维,逐步形成历史意识。教师在课堂中建立起有意义的时空对话,展示历史,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形成历史认识,盘活解决问题的能动资源,鲜活地展现自身历史价值观,心智得以螺旋式的发展。下面,笔者将探讨历史解释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运用策略。
作者 邓正莲
出处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22年第22期31-32,共2页 Teaching Reference of Middle School Histor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5

共引文献6

同被引文献2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