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大运河枣庄段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创新保护体系研究

Research o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Protection System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Zaozhuang Section of the Grand Canal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大运河枣庄段非物质文化遗产共生鲁南,具有天然的血脉关系。运河沿线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性催生了枣庄共通的艺术呈现形式。鲁南地区人们相似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构成了枣庄非遗独具一格的地方特色,为大运河枣庄段非遗的协同创新保护奠定了基础,但大运河枣庄段非遗的协同创新保护体系的建立需解决三大问题:非遗家底不清;保护模式单一,协同保护机制不健全;代表性项目传承不均衡,小众非遗协同保护力度不够。协同创新保护体系的有效运行,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非遗传承人、社会公众,金融机构和协同创新平台等非遗协同创新主体的共同参与、通力协作。只有在协同创新保护理念下,通过统筹规划、政策引导,人才培养、传承驱动,创新平台、科技支撑,聚集资源、品牌效应,因地制宜、特色发展等路径,整合非遗相关资源,才能增强大运河枣庄段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内生动力,促进大运河非遗的活化利用,为枣庄地方文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 孟冬永 焦良欣 Meng Dongyong;Jiao Liangxin
出处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1-7,共7页 Journal of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金 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L2021Z07070412) 2021年度山东省艺术教育专项课题(L2021Y10290255) 2021年度枣庄学院校级科研基金项目(2020ZX05) 枣庄学院2021年度校级教改项目。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26

共引文献1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