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马克思“精神贫困”理论对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启示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马克思认为“贫困”问题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并提出了“绝对贫困”“相对贫困”概念。“相对贫困”又衍生出“精神贫困”的理论。精神贫困指的是劳动者丧失了发展自己的自由时间后,身体和心智都得不到发展,抑或拥有自由时间,但却对自由时间进行消极运用所致。我国“精神贫困”的现实之境:自由时间的绝对匮乏导致的“精神贫困”;因自由时间相对缺乏导致的“精神贫困”;因自由时间的消极运用导致的“精神贫困”。解决之道:(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解决“精神贫困”的物质保障;(二)加强信仰教育是解决“精神贫困”的精神保障。
作者 艾博
机构地区 天津农学院
出处 《西部学刊》 2022年第16期13-17,共5页 Journal of Wester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4

共引文献13

同被引文献33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