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女性视角下的乡土记忆--萧红《呼兰河传》与聂华苓《失去的金铃子》比较研究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萧红的《呼兰河传》与聂华苓的《失去的金铃子》虽属于不同年代、不同地域的女作家的创作,但两位作家却都立足于描绘记忆中故乡的人与事,在乡土书写上有着诸多相似的美学特征。虽创作背景相似,也同样揭示了国民性主题和乡村女性的苦难命运,但不同的地域民俗、方言土语又使她们的乡土书写具有明显的差异。因此,本文从两部小说的创作背景与姿态、国民性省思、民俗风情及生命意义等角度来分析其乡土书写的同与异,进而阐释女性视角下乡土书写的美学意义。
作者 王晶晶
机构地区 江苏师范大学
出处 《今古文创》 2022年第25期34-36,共3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 1聂华苓著..失去的金铃子[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209.
  • 2王光东,许斌主编..中国现当代乡土文学研究 下[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1:289.
  • 3杨匡汉主编..扬子江与阿里山的对话 海峡两岸文学比较[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427.
  • 4胡德才.三斗坪的故事"——论聂华苓的长篇小说《失去的金铃子》[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5(2):50-54. 被引量:2
  • 5茅盾著..茅盾全集 第21卷 中国文论四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598.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