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网络群体极化”这种非理性的极化现象对意识形态的亲和力、深刻性与独一性会造成损害。互联网时代“成员”在社会“身份悬搁”的情况下,容易形成恣意的,以兴趣、情感为纽带的群体,在群体选择议题的过程中,因网络中“制度权威性”相对较弱,极易出现极端化观点。“群体”的异质性,不同群体以“自我中心”排斥外在的“交往”,往往采取攻讦等非理性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在匿名的网络身份之中既有的身份约束丧失,人们更倾向于情绪的满足,而对意识形态的亲和度下降;由于在对论题的讨论之中“越说越窄”“偏听偏信”或者“情感至上”,在反复讨论之中的意识形态问题也不再具有意识形态原本应有的严肃性。各个群体之间的多元性和“壁垒森严”导致的“拒绝交流”与“非理性交流”,让本应作为交往基础的意识形态的独一性也有所损害。但是这并非意味着“极化”不能被理性化。通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唤回交往的意愿与交往的秩序,即在交往理性的培育之中唤回意识形态作为交往的独一基础的地位;通过互联网平台的自我监管与针对平台的制度监管以实现议程设计,可以在论题选择和表达方式上降低非理性与泛娱乐化的成分;通过“制度理性”在互联网之中的重新确认而唤回意识形态的严肃性,以立法明确匿名群体的权利保护和义务责任,确立“意见引导者”的身份,以构造“身份理性”进而增加意识形态的亲和力,最终实现“网络群体计划”与意识形态要求相符的理性化治理。
出处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1-81,共11页
Qinghai Social Sciences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新时代我国微传播领域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防范研究”(20XKS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