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随着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也在不断改变,溃疡性结肠炎(UC)的发病率明显提高。UC是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一种,又称为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另一种典型的炎症性肠病是克罗恩病(CD),两者均是以肠黏膜的慢性和间歇性炎症为特征[1-3]的原发性慢性胃肠道复发疾病。UC发病率远远高于CD,临床以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发热等为主要症状。该病大多数病程缓慢,有反复发作倾向,少数病例会急性暴发,病情凶险。由于该病的这些特点,目前还不能复制出一个完全符合人类UC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的实验动物模型。然而其发病原因涉及环境、遗传、免疫及炎症介质等因素[4-5],并且因其具体病因、发病机制、疾病发展规律等尚不明确而被认为是胃肠道最严重且难治的疾病之一。
出处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131-136,共6页
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66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