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面对同一公共政策,不同主体往往有不同的解读。政策制定者的工具型解读将公共政策当作其解决社会问题的工具,具有鲜明政治性,但公共政策存在被异化的风险;政策实施者的操作型解读将公共政策看作其行动的指南,主要着眼于政策的可执行性,但可能会偏离政策目标;政策专家的学理型解读将公共政策看作其专业理论的应用空间,通常带有批判性,但有时会引起政策争议;政策目标团体的益损型解读将公共政策看作对其利益做出的边际调整,体现“收益-成本”理性,但有时带有一定盲从性。尽管不同主体的政策解读存在差异,但在坚持公共利益最大化这一共识的前提下,多元政策解读可相容共存。
出处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162-172,共11页
The Journal of Yunnan Administration College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救助个体的应急募捐机制的建设研究”(17YJCZH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