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新时代构建美好生活的历史可能性之思 被引量:1

On the Historical Possibilities of Building a Better Life in the New Era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人是历史可能性之根本,历史既是人生活的历史,更是人不断进行实践的历史。美好生活的提出与建构就是生产历史可能性,“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需要、“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与再生产”“人自身的生产”“人的社会关系的生产”以及“社会意识”的不断发展演变给历史以可能性,其实现过程就是主体在满足个人需求基础之上不断发展自己、实现自己的历史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美好生活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现实基础,也必定从可能性变为现实性而载入史册。 Man is the foundation of historical possibilities.History is not only the history of people’s life,but also the history of people’s continuous practice.The proposal and construction of a better life is the historical possibility of production.The existence needs of living individuals,the production and reproduction of material means of life,the production of man himself,the production of human social relations and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social consciousness,all these make history possible.The realization process is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the subjects’developing and realizing themselves on the basis of satisfying their individual needs.As the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entered a new era,it has provided a solid prac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realization of a better life,and the transition from possibility to reality will surely be recorded in history.
作者 崔小伟 CUI Xiao-wei(School of Philosophy and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 710119,China;School of Marxism,Tianshui Normal University,Tianshui 741001,China)
出处 《唐都学刊》 2021年第6期48-52,共5页 Tangdu Journal
基金 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基金项目:“新时代陇东南民族地区美丽乡村的价值期待与治理逻辑”(2021B-189) 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西北深度贫困地区农村生态治理研究”(2020A-095) 天水师范学院思政专项:“西部高校少数民族党员理想信念教育路径研究”(SZZ2020-02)。
关键词 新时代 美好生活的历史 可能性 现实基础 new era history of a better life possibility realistic founda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 2019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9:280.
  •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大林..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0卷 普及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073.
  •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0卷 第2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775.
  • 4(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德意志意识形态 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37.
  • 5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53.
  • 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 7伽达默尔..诠释学 1 2 真理与方法 修订译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867.
  • 8袁祖社.“文化现代性”的实践伦理与精神生活的正当性逻辑——现代个体合理的心性秩序吁求何以可能[J].思想战线,2014,40(3):79-84. 被引量:5
  • 9寇东亮著..三维公民意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 10(英)齐格蒙特·鲍曼..门口的陌生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二级参考文献8

  • 1[美]爱德华·希尔斯.《市民社会的美德》[A]..《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C].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94页. 被引量:3
  • 2杜平:《中国国民精神处在高度复杂状态》,参见2009年12月23日凤凰网、2009年12月24日凤凰电子周刊. 被引量:1
  • 3转引自[英]艾伦·斯温伍德《现代性与文化》,汪伦译,载周宪主编《文化现代性》,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58页. 被引量:1
  • 4钱永祥.《现代性业已耗尽了批判意义吗?》,原文刊载于《台湾社会研究季刊》2000年第37期,载贺照田主编《后发国家的现代性问题》,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页. 被引量:1
  • 5邵燕祥:《普遍粗鄙化:当代的社会病?》,《书摘》2001年第1期. 被引量:1
  • 6钱永祥.《现代性业已耗尽了批判意义吗?》.《台湾社会研究季刊》,2000年,第37期:. 被引量:1
  • 7杜平.《中国国民精神处在高度复杂状态》.凤凰电子周刊,2009年12月24日. 被引量:1
  • 8李猛.理性化及其传统:对韦伯的中国观察[J].社会学研究,2010(5):1-30. 被引量:94

共引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