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我国保护商业标识法律规范的交叠与调整

On the Three Factors of Plaintiff Qualification of Administration Litigation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1)是我国商业标识保护法律体系的两部支柱法律,尽管二者所保护的商业标识的范围不同,但其在具体规定上却存在交叠,两法保护商业标识的范围和边界需要进一步厘定。根据对商标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关系的不同认识,可将商业标识保护模式分为狭义商标法保护模式和广义商业标识法保护模式。我国采用了狭义商标法保护模式,我国《商标法》只在特定情况下对非注册商标提供有限保护,而《反不正当竞争法》对非注册商标的保护也不周全。另外,从本质上讲,反向假冒、驰名商标跨类保护、抢注他人商标为域名等行为是有违商业道德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而非侵犯商标权的行为。因此,需要对我国《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相关规定作出调整,以实现对商业标识的全面保护。
作者 王晓一 WANG Xiaoyi
出处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7期81-86,共6页 Journal of Shangqiu Normal Universit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 1曾陈明汝著..商标法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66.
  • 2郑友德,万志前.论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标权益的平行保护[J].法商研究,2009,26(6):93-100. 被引量:43
  • 3邵建东编著,国家知识产权局人事司组织编写..竞争法教程 修订本[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267.
  • 4焦海涛.不正当竞争行为认定中的实用主义批判[J].中国法学,2017(1):150-169. 被引量:89
  • 5刘孔中著..解构知识产权法及其与竞争法的冲突与调和[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5:335.
  • 6郑成思著..WTO知识产权协议逐条讲解[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270.
  • 7(德)弗诺克·亨宁·博德维希主编,黄武双,刘维,陈雅秋译..知识产权法律译丛 全球反不正当竞争法指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5:810.
  • 8黄晖著..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的法律保护 从识别到表彰[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526.
  • 9李明德著..美国知识产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4:1003.

二级参考文献49

共引文献13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