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清末青海河湟地区的宗法社会——以忠孝堂《李氏家谱》为例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明清时期,河湟地区因处于中央王朝统治的边缘地带而形成势力错综复杂的局面,其中土司是当地较大的势力之一,并且土司作为边地的上层精英人士长期吸收内地文化因而汉化程度较高,李土司家族便是这样一个显著的例子。忠孝堂《李氏家谱》是李土司家族中东府十二门其中一支的家谱,修订时间在宣统元年(1909年),通过这本家谱中有关宗族法的内容,可以看出清末青海河湟地区宗族法发展较慢的状况以及内陆边地人民对时代变化的抗拒。
作者 郭志彪
出处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第9期60-61,88,共3页 China National Exhibi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 1费成康主编..中国的家法族规[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435.
  • 2李鸿仪编纂,李培业整理..西夏李氏世谱[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8:678.
  • 3陈亮..明代甘青李、鲁土官家族研究[D].河南大学,2013:
  • 4房玄龄..晋书 3[M].北京:中华书局,1974:2229.
  • 5瞿同祖著..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428.
  • 6青海省编辑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编..青海土族社会历史调查[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170.
  • 7(日)滋贺秀三著..中国家族法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685.
  • 8赵小花..从华夏边缘到民族边疆:近代青海河湟地区社会文化变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