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提升小学生科学实验研讨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实验探究是科学课的核心,脱离了实验探究的科学课只是纸上谈兵,没有亲历探究过程的学生很难触及科学的本质。小学科学课中分组合作探究的基本过程一般是[1]:提出问题→建立猜测和假设→制定计划→获取事实与证据→交流与研讨→得出结论个人的观察、分析所得需要在交流、研讨的过程中被评价和纠正,在全班形成初步共识,再与权威的证据对照,才能得出结论。因此,有效的交流研讨过程是结论得出的关键环节,也是学生从动手操作到思维发展的必经之路。然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实验操作热火朝天,而交流研讨草草了事的情况屡见不鲜。课堂时间短,教学内容多,是造成研讨“低效”的客观原因。除此之外,教师在学生研讨环节的组织和调控方面存在一些误区。针对误区,制定可行的改进策略是提高学生研讨有效性的主观努力方向。
作者 俞晓东
出处 《西藏教育》 2021年第6期23-25,共3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共引文献2

同被引文献5

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