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探究不同种植方式对冬小麦生长指标的影响,提高冬小麦籽粒产量。2017年以济麦22为试验材料,在条带种植方式下设置了4种不同带间距,分别为D3(50∶40,50 cm种6行,空40 cm)、D2(50∶30,50 cm种6行,空30 cm)、D1(50∶20,50 cm种6行,空20 cm)和对照(常规等行距种植,CK)。结果表明,总茎数随着带间距的增大而降低,表现为D1>D2>D3,成熟期D2处理总茎数最大。拔节、孕穗、开花和灌浆期D3处理干物质积累量最低,分别比CK降低6.82%、11.74%、10.09%和13.07%,成熟期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孕穗、开花、成熟期D2处理叶面积指数最大,与CK相比分别提高11.11%、19.28%和25.03%,D3处理叶面积指数最低。随着带间距的增大,冠层内总光截获率降低,孕穗期和灌浆期D3处理光截获率分别比CK低12、9百分点;孕穗期条带种植各处理中下部的光合有效辐射量是CK的1.39~4.8倍,灌浆期是CK的1.58~4.65倍。D2处理籽粒产量最大,比CK提高了5.68%,穗数和穗粒数分别比CK提高了2.47%和6.39%。综上所述,条带种植D2处理带间距配置能构建良好的群体结构,充分利用光照资源,提高冬小麦籽粒产量。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6-81,共6页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编号:2017YFD0300908)
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2032641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