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活态性、共享性、代表性和集体认同决定了其不会局限于民族国家的政治边界。人类社会联系日益紧密的全球化时代,涌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从竞争性的文化资本转向合作性的文化资源的新命题。文章基于中国-东盟跨国共享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基础和现实基础,通过梳理分析其存续与激活、互助与互惠、多样与共生的互动模式,从中寻找其创新传承的文化动力与合作维度,以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出处
《百色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74-81,共8页
JOURNAL OF BAISE UNIVERSITY
基金
2020年广西社科界智库重点课题“中越跨境民族文化遗产调查及文化安全研究”(批准号:Gxskjzk202016)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一流学科2019年度立项资助项目“桂西地区民族村落的乡土传统与创新传承”(批准号:2019MDMZX001)
2016年广西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及卓越学者计划“中国-东南亚跨境民族文化遗产研究创新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