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当前社会工作实践面临碎片化与技术化困境,社会空间理论能够有效回应这些困境,并能够提供一个包括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的整合性的解释框架。社会工作者从生活的空间性出发,可以更全面、更系统地洞察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可以整合性分析服务对象所处的空间场景以及各因素的空间意涵。空间面向的社会工作实践重拾专业本质,彰显社会工作想象力,契合专业的反思性实践的特征,对社会工作实践的推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要实现社会工作实践的空间转向,社会工作者就必须树立空间思维,充分运用空间的社会性和建构性理解服务对象空间生产的过程,分析空间元素的不同组合以及作用于服务对象空间的规训策略,探索空间建构的社会意义,与服务对象一起对其空间进行再生产,促进空间赋权,维护空间权益,增加生活福祉。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9-144,共6页
基金
贵州民族大学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西南民族地区社会管理人才培养”(国务院学位办[2012]40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村避灾迁移人口生计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16BSH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