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通过对黎锦光相关作品的音乐分析,探讨其流行音乐创作中民族化探索的成就,及对其后流行音乐创作产生的影响,并进行历史评价。其创作中的民族化探索具体反映在题材的选择上,通过"春花秋月、思愁别恨、空房闺怨、采收摘捡"等具有较为典型的传统文化意蕴的母题得以体现;在曲调素材来源上广泛借鉴民歌小调,以及京韵大鼓、京剧、湖南花鼓戏等戏曲说唱音调素材运用于创作。其民族化探索之背景动因是受到"家庭、社会环境的熏陶、电影产业民族化、爵士乐本体化"等因素影响。在其民族化探索中实现了对黎派音乐的超越与发展,但在创作中也存在自我复制的雷同化趋向。以黎锦光为个案的创作分析研究,体现其个性特点的同时,也折射出中国早期流行音乐作曲家的共性特征。应将其放回所属的时代背景,回归所属的创作群体中加以历史的观照,方可得出更为客观全面的认识。
出处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0-72,共13页
Chinese Music
基金
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创作的民族化研究”(项目编号:16BD051)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