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主宰音程关系”述评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主宰音程关系"述评刘国杰近几年来,由"主宰音程关系"的问题引发了学术争论,《中国音乐学》发表了三篇争鸣文章,它们是:1987年第4期江琳的《宫一角主宰音程关系辨析》,1993年第1期李成渝的《评主宰音乐关系》,1993年第4期刘永福的《也评"主宰音...
作者
刘国杰
机构地区
上海音乐学院
出处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22-129,共8页
Musicology in China
关键词
五声音阶
音程
宫调
七声音阶
调式研究
述评
宫音系统
三度音
李文
音阶调式
分类号
J613.6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15
1
于会泳.
关于辨别调式问题[J]
.音乐研究,1959(6):46-60.
被引量:19
2
黄崇文.
天津音乐文物综述[J]
.中国音乐学,1997(2):125-126.
被引量:3
3
杨民康.
国外民族学与民族音乐学在其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关系[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8(1):35-41.
被引量:6
4
刘永福.
也评“主宰音程关系”——与李成渝同志商榷[J]
.中国音乐学,1993(4):104-109.
被引量:2
5
李成渝.
评“主宰音程关系”[J]
.中国音乐学,1993(1):117-121.
被引量:8
6
杜亚雄.
五声音队的分类及其结构[J]
.中国音乐,1993(4):15-17.
被引量:8
7
左贞观.
苏联民间音乐中的五声调式[J]
.中国音乐,1990(4):9-10.
被引量:4
8
李彦.
应加强关于少数民族音乐史的研究[J]
.人民音乐,1988(3):19-21.
被引量:2
9
江琳.
宫-角主宰音程关系辨析[J]
.中国音乐学,1987(4):131-138.
被引量:3
10
黄翔鹏.
中国传统音调的数理逻辑关系问题[J]
.中国音乐学,1986(3):9-27.
被引量:95
引证文献
3
1
解珺然.
再论“主宰音程关系”——兼及少数民族音乐调式研究的分析观念及文化立场[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5,24(2):78-84.
被引量:4
2
宋瑾.
关于“新音乐”美学基础若干问题的思考[J]
.人民音乐(评论),2000(7):12-21.
被引量:19
3
施咏.
民族调式教学新论三题[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6,35(1):120-12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5
1
凌伟.
影片《和你在一起》中的音乐美学思考[J]
.电影评介,2008(20).
2
杨沐.
后现代理论与音乐研究(下)[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1(2):41-51.
被引量:20
3
宋瑾.
后殖民批评语境中的音乐发展观[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5,24(1):5-13.
被引量:4
4
胡传宇,王炎龙.
全球化语境下音乐文化学的观念整合与主体重构[J]
.民族艺术,2001(3):29-34.
被引量:2
5
李延红.
“三大乐系”理论渊源求索[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6(2):72-79.
6
马卫星,李岩松.
多元化语境中的音乐评论标准论析[J]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08(1):77-79.
7
丁延哲.
从真理出发静观西方现代音乐的某些创作观念[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5):158-160.
被引量:1
8
何晓兵.
大陆电视音乐传播中的价值中心观分析(上)[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2):136-144.
被引量:1
9
何晓兵.
大陆电视音乐传播中的价值中心观分析(下)[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3):133-138.
被引量:3
10
何晓兵.
职业音乐价值中心(上)——大陆电视音乐传播的价值观分析(之五)[J]
.中国音乐,2008(4):33-53.
被引量:7
1
刘永福.
也评“主宰音程关系”——与李成渝同志商榷[J]
.中国音乐学,1993(4):104-109.
被引量:2
2
余少萤.
潮州音乐及其调式研究[J]
.音乐创作,2012(9):150-152.
被引量:1
3
杨善武.
《中国民族音乐大系·戏曲音乐卷》评介[J]
.中国音乐,1991(1):68-68.
4
童师柳,张艳艳.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的音阶及调式研究[J]
.音乐创作,2012(1):145-147.
被引量:3
5
孟文涛.
关于“调式研究”一文的几点意见[J]
.人民音乐,1951(1):60-61.
被引量:3
6
徐唱.
浅析莫扎特《A大调奏鸣曲》的创作及演奏[J]
.北方音乐,2017,37(6):90-90.
7
解珺然.
再论“主宰音程关系”——兼及少数民族音乐调式研究的分析观念及文化立场[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5,24(2):78-84.
被引量:4
8
刘永福.
刘永福设计作品选[J]
.美术界,2010(7):56-56.
9
沈一鸣.
民族调式中的音名、阶名与唱名——兼与刘永福、孙新财二位商榷[J]
.中国音乐,1993(1):47-48.
被引量:3
10
马海生.
论李焕之《调式研究》一文的历史意义和学术价值[J]
.艺术教育,2011(4):18-19.
被引量:1
中国音乐学
199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